盈盈丧父 大熊猫“芦芦”月初肠穿孔离世 世一“多仔公”育56胎
中国大熊猫保育研究中心指,雄性大熊猫“芦芦”本月4日因肠穿孔导致腹腔感染,最终引发肾、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终年26岁,相等于人类78岁。
翻查资料,“芦芦”是海洋公园大熊猫“盈盈”的父亲,即一对港产龙凤胎的外祖父。“芦芦”有“情圣”称号,是世上繁殖最多子女的雄性大熊猫,共有24个“老婆”、56名子女,旅韩大熊猫“爱宝”(大熊猫“福宝”之母亲)亦是其中之一。
肠穿孔并发大量腹水与广泛肠坏死 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中国大熊猫保育研究中心昨日(15日)公布,雄性大熊猫“芦芦”4月4日因病抢救无效死亡。
研究中心指,“芦芦”离世前,出现精神、食欲不佳状况,大熊猫中心多次联合知名医院专家为其制定医疗方案,并采取多种治疗措施,但未能成功延长其性命。 4月4日早上11时15分,“芦芦”因肠穿孔并发大量腹水与广泛肠坏死,导致弥漫性腹腔感染,最终引发肾、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肠穿孔常见于老年大熊猫 忍痛程度高很难及早发现 致死亡率高
中心指,肠穿孔是一种肠道壁破裂的急性病症,肠内容物渗漏至腹腔,进而可能导致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此类病症通常由溃疡、发炎、阻塞或外伤等因素引起,在老年大熊猫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大熊猫中易发生。
中心又指,大熊猫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忍痛程度高于多数哺乳动物,因而疼痛行为表征有极强隐匿性。尤其是在发病初期,很难透过常规行为观察识别肠穿孔,通常只有在病情进一步恶化,如引发严重的腹膜炎之后,才会被怀疑和发现,令治疗难度增加,死亡率也高。
“芦芦”原为野生大熊猫 2003年起专注“播种”
翻查资料,“芦芦”于1999年10月在雅安市芦山县野外被发现,名字取自其出生地芦山。他被救后2日,随即被送到研究中心的核桃坪野化训练基地。2003年起,“芦芦”多次“搬家”,一直往返核桃坪与雅安碧峰峡基地,被安排与其他䧳性大熊猫繁殖。2017年,他最后一次搬家到卧龙神树坪基地,于该处居住之今。
“芦芦”有24个“老婆” 诞下29只雌性、27只雄性大熊猫
由于拥有来自野外稀有血统,“芦芦”多次被安排配种,令它成为世上繁殖最多子女的熊猫“多仔公”。它一生共有24个“老婆”、56个子女,其中29只为雌性,27只为雄性,较为著名的包括旅韩的“爱宝”,即“福宝”的母亲,因此牠是“福宝”的外公。
另一个“芦芦”为港人熟悉的子女,是现居于海洋公园的“盈盈”,由“芦芦”和“茜茜”在2005年时所诞下。由于“盈盈”是于去年8月15日诞下一对龙凤胎,意味“芦芦”与“盈盈”及龙凤胎三代同堂的日数,永远定格在23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