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工务工程承建商安全表现弱仍凭价低中标 有中标者排“包尾”
申诉专员公署今(16日)公布一项关于规管职安健的主动调查结果,指政府工务工程安全表现较整体更佳,但公署审研部份标书时发现,有承建商虽然在工地安全的表现较弱,但仍能凭价格相宜而中标,质疑并未充分考虑工地安全分项。
12个曾有致命工业意外工程 中标者在工地安全分数比其他承建商低
申诉专员陈积志指,公署抽选了12个在2020年至2023期间发生致命工业意外的工务工程项目,发现多个中标者在工地安全相关的分数比其他承建商低,甚至排行最后,但仍能因其价格低而中标。而价格评分在标书评分中占比五到六成。
陈指,虽然未有发现工务工程的标书评审出现“价低者得”的普遍系统性情况,但从审研的个案可见,投标者过往的工地安全表现未能获充分考虑。
发展局前年引入新评审制度 陈积志:须确保安全水平达标才能中标
陈表示,发展局于2023年年尾引入新的标书评审制度,因应承建商的过往工地安全纪录设立加减分机制,强调当局应继续检讨工务工程标书评审制度,确保只有安全表现水平达标的承建商才能够中标。
另外,公署指2018至2023年期间,共发生108宗工业知名意外,其中有45宗涉及装修及维修工程。陈表示,装修及维修工程的安全措施不足,工人以至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和住户仍然欠缺基本安全意识,建议劳工署大力加强对这些持份者的宣传教育。
申诉专员公署提40项建议
公署共对劳工署、屋宇署及发展局提出共40项建议,目前已获各部门接纳,公署会跟进相关落实情况。
• 研究就各种高风险作业制订“检查清单”范本,并将其附加于相关的工作守则供“合资格人士”在进行检查或检验时使用,加强规范;
• 全面检视现行就各种高风险作业“合资格人士”备存检查纪录的规定,要求这些人士须备存指明的检查纪录,并按该处人员的指示出示以供查阅;
• 长远而言,应研究建立电子平台供承建商及“合资格人士”上载检查纪录及表格,方便监察及适时抽查,杜绝预先填写检查日期等不专业甚至是欺诈的行为;
• 检视进行全面和深入巡查的行动指引,务求更精准地拣选高风险的地盘,以及适切跟进所巡查的地盘,确保工地安全从系统上得到改善;
• 继续跟进法例修订工作,优化建筑工程的法定呈报机制;
• 在职安健罪行的新罚则实施一段时间后进行系统性分析,检视处方的检控工作及定罪个案的法庭判罚;
• 更主动跟进监察名单上的注册安全审核员及注册安全主任,例如多加观察相关人员在地盘的实际工作表现和审核他们提交的报告,以协助他们提升工作质素;
• 因应过往致命意外所得的惨痛教训,提醒包括注册安全主任及注册安全审核员在内的工地人员,在日常视察或进行安全审核时需注意的地方,加强他们洞察施工程序缺失的能力,从而提升其工作质素;
• 加强监察强制性安全训练课程的营办机构及导师,适时进行突击视察行动,以确保课程营办机构及导师的质素。若发现违规情况,该处应果断地采取规管行动;
• 考虑统筹各相关部门及机构推出建造业职安健的专题网站,让不同持份者及市民可以便捷地从该平台找到他们各自所需要的资讯;
• 透过大众传媒及物业管理公司的平台,大力加强针对业主、法团、物业管理公司及住户的宣传教育,尤其强调在进行装修及维修工程时他们自身的法律责任,以及若有意外可引致的法律后果和损失;
• 丰富有关意外分析的刊物及资料,加入不同持责者的角色及责任,包括具体说明各持责者应该如何避免意外。
• 加快处理过往被遗漏的个案,尽快将当中获确立需展开纪律处分程序的个案转介注册承建商纪律委员会,让违规的承建商得到应有的惩处;以及
• 设立内部监察机制,确保所有由劳工处转介的定罪个案获适时跟进,以考虑对违规的承建商展开纪律处分行动。
• 继续适时检讨工务工程标书评审制度,确保只有安全表现水平达到标准的承建商才能够投得项目;
• 继续检视涉及违反工地安全相关法例的规管条件,以达致更好的预防作用;
• 在推行各项推广措施一段时间后,检视“安全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情况,并针对业界提供的回馈意见,加大力度鼓励及支援私人建筑地盘更广泛应用系统,利用科技提升工地安全;以及
• 与建造业议会分享工务工程安全训练的经验,让建造业议会考虑提供资助作为诱因,将安全训练推广至私人工程,以提升工地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