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不是口号 打造无忧共乘体验
对于任何与交通相关的服务,安全绝对是重中之重,乘客及司机都应该可以安心又放心地享受每一段旅程。近年,网约共乘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政府也开始研究相关的规管措施,为改善香港点对点交通服务踏出重要一步。然而,规管不单只是制定法规,更是为了确保交通的安全及质素。
由网约车到司机 全方位打造安全出行体验
安全的出行体验来自于多方面的努力——由车辆安全资格、保险保障、司机驾驶态度及专业表现,到利用科技追踪行程、甚至提供即时支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首先是车辆安全资格,所有在Uber平台上提供服务的汽车,其出厂年份必须在十五年内才符合注册平台账户的资格,而且必须具有有效车辆保险。政府在设定规管框架时,亦应就车辆安全性有一定要求,如在指定期内作定期检查,以确保车辆状态良好并符合安全要求,并维护交通安全。
另一个重点是保险保障,在考虑规管框架时,我们认为保险是重要且必须的一环。网约车行程必须有保险保障,以保障用户。以 Uber 为例,平台早已与行业领先的保险公司合作,所有透过 Uber App 预约的行程,均受香港《汽车保险(第三者风险)条例》规定的保险保障覆盖。
回归基本,行车安全的关键之一,是司机的专业表现。外地曾经发生因的士司机行错路,导致乘客误以为遭绑架而跳车身亡的悲剧,突显司机经验及平台可提供安全功能的重要性。因此,规管框架下应涵盖司机资格安全审查机制,包括核实个人资料、驾驶纪录及背景调查等,确保司机符合相关安全条件。同时,Uber 亦会为所有司机伙伴进行背景审查,Uber app亦会利用技术为司机伙伙提供最佳参考行程路线,并设有驾驶时间上限,提醒司机伙伙有充份休息的机会。
Uber 一直致力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用户的安全感,确保平台用户的安全。Uber app透过一系列安全功能,如“GPS 追踪功能”功能,运用现有的实时定位和导航系统让用户可追踪其 Uber 行程,当行程出现重大偏离最佳路线或预估时间的情况时,系统会自动提醒。在发生事故时,相关行程纪录亦可即时调阅,并由Uber 专业团队为用户提供24/7 全天候支援;另外“追踪我的行程”则可让你的好友和家人追踪你的即时路线,并在你抵达目的地时立即收到通知。
规管网约共乘,安全是全球的共同语言
放眼全球,无论是中国内地、新加坡,还是伦敦、多伦多、澳大利亚,各地的政府都将“安全”作为规管网约共乘服务的重要一环。纵观全球各地经验,监管当局可制定法例对网约车平台作出规管,同时司机和车辆都符合相关安全条件。
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段体验,而安全,就是这段体验的起点与终点。网约共乘服务的规管,是一个让行业健康发展的起步点。未来规管网约共乘的框架应以安全为核心,由车辆资格、保险保障到行程追踪,全面提升交通体验的安全标准,让司机伙伴驾驶更安心,乘客出行更放心。
作者钟志霆 (Estyn Chung) 为 Uber 香港区总经理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