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前市民难评估是否合适 病人组织倡设热线查询解答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如火如荼,但接连出现两宗接种内地科兴疫苗死亡的个案,专家们再强调慢性病患者打针前要咨询医生意见。
有市民反映,医院管理局普通科门诊覆诊时间动辄几个月,期间无法寻求医护人员意见。有病人组织批评,社区接种中心现时仅依赖接种者自行评估病情,便安排注射是不切实际,要求政府设立由医生当值的热线,供病人致电查询自己适合注射与否。
社区疫苗接种率高低为终结疫情的风向仪,本港一周内出现两宗注射科兴疫苗后离世个案,分别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及三条心血管闭塞的63岁男士,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根据初步解剖报告,判断他死于心肌梗塞,跟疫苗无直接关系;另一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蛋白尿的55岁女死者,委员会明天(8日)开会审视个案,召集人孔繁毅昨日指,相信她死于中风。
针前咨询家庭医生 市民:仅靠公院覆诊 无法咨询
政府专家经常强调,长期病患者打针前应咨询家庭医生意见。不过乙型肝炎患者黄女士今日就在香港电台节目《城市论坛》时批评,自己有到医管局普通科门诊覆诊,但每次覆诊相隔几个月,期间无法咨医生意见,“好想去打(疫苗),打之前又要我问医生,点揾医生啫?政府医生唔系咁容易你见得到。”
▼疫苗注射西医互动地图▼
她原预约昨日到接种中心打针,幸驻场护士详细查问,得悉其肝脏酵素上升,医生并不建议接种。10多年前曾经“通波仔”的莫先生,现时仍然服用心脏病药物,他得悉有人打针后离世后,即时取消预约,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打针。
林志釉:由病人自行衡量是否合适接种不切实际
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在同一节目批评,政府现时依赖市民到接种中心时,自行衡量慢性病病患稳定与否是不可靠、不切实际,相反外国会主动查询接种者身体状况,确认情况后才打针,要求港府更主动,包括设立热线由医生接听,供接种者查询,而并非要市民自行“揾答案”,“80岁或以上人士点沟通?(他们)听到都未必了解到。”
他认为政府发放疫苗资讯不清晰,指出网上预约疫苗时要阅读多页版面,接近6100字,而不少部分都毋须展示,而市民关注的疫苗安全性、长期病患者资讯却欠奉。另一名嘉宾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召集人刘泽星就称,疫苗接种中心并非诊所,医生无法得悉市民病历,未必能提供准确建议。
林志釉反驳,政府可透过电子病历系统“医健通”,查阅接种者病历,“如果病人唔清楚,唔系好肯定状况,(医护)接种前都睇下‘医健通’,睇返最近接受咩治疗。”香港感染及传染病医学会副会长林纬逊表示,“医健通”提供的资讯有限,无法得悉病人入院、覆诊纪录,要接种中心医护短时间内评估病人病情,要求过高、做法不公。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亦认为,接种中心只有两名驻场医生负责急救,若要为长期病患者逐个评估,以每日接种2000人为例,规模已近大型专科门诊,绝对不够医生当值。
若市民最近做过手术、要加药服用 应稍后才打针
刘泽星补充,若市民最近做过手术、要加药服用,应属病情不稳定,应稍后时间才打针。林纬逊解释,病情未受控就打针,主要是因为身体免疫系统正跟慢性病角力,而注射疫苗会刺激免疫系统而产生抗体,加添其工作量可能会影响刺激反应,降低疫苗有效率,而非担心疫苗会加剧长期病患者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