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越野电单车毁鸡公岭 一年失17个维园植被 山野伤痕累累
元朗鸡公岭去年经历多场山火,其中一场更烧了两日两夜,山野顿成一片焦土。祸不单行,疫情下频繁的越野电单车活动,在山头划出一道道伤疤。
有环团近月记录元朗鸡公岭变化,发现山野伤疤加深及增多,绿地呈沙化,近看如开垦了的田,持续的水土流失造成有半个人高的冲蚀坑。陡峭山坡上,却如闹市般出现人车争路,无车牌的越野电单车在山野如“无皇管”般飞驰。环团促请政府认真执法,尽快修复受伤了的郊野公园山径。
▼山火过后 鸡公岭余一片焦土▼
位于林村郊野公园范围的鸡公岭,是行山热点之一。去年在重阳节前夕(10月24日)发生山火,一烧就烧足两日两夜。根据渔护署资料,去年鸡公岭郊野公园范围有3场山火,影响面积达334公顷,即波及面积超过17个维园,成近5年影响面积最广;而整个鸡公岭去年山火达5宗,其中1宗被消防处列为与不小心处理或弃置烟蒂、火柴和蜡烛等有关。
绿惜地球社群协作总监郑茹蕙慨叹,一个山头一年竟承受多场山火。眼看草海消失,换来光秃秃的山头。她指出,保护泥土的植被烧死后,表土裸露,终致土质变差,遇上大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即使山野长出野草,若再遇山火随时将成助燃剂,易令火势更迅速蔓延,形成恶性循环。
▼三组对比图 见证鸡公岭衰落▼
近一个半月创伤加剧
鸡公岭尚未从大火后重生,近期频繁的越野电单车活动,再令山野难以喘息。鸡公岭是越野电单车爱好者练习热点,近月山头已被“刨出”一条条“赛道”,近月更趋恶化。绿惜地球对比去年11月15日及今年1月1日的视察图片,发现该处山径损耗已编织成网状,车胎把植被及表土“刨走”,山头浮沙碎石及冲蚀坑增多,一个半月内迅速崩坏。
行山客除面对人车争路,途经时显得狼狈,山头沙尘滚滚的景观亦降低旅游价值。据郑茹蕙观察,曾目击多达10部越野电单车同时在鸡公岭出没,对方没有挂上车牌“周山跑”,担忧一旦发生意外,对方绝尘逃去亦难以追究。
除越野电单车,单车手亦视该处如“单车径”。林村郊野公园范围内未有划设越野单车径,但有单车手把上月挑战鸡公岭的短片上载YouTube。从影片可见,拍摄日子在一个周日,数分钟的片段已见拍摄者相继遇上逾30名行山客,两者之间的距离伸手可及,不少行山客要停步“让单车”。片段中,单车手更几乎撞到一名市民,而单车留下的胎痕亦加快山径冲蚀。
被评为“被遗忘的郊野公园”
郑茹蕙形容鸡公岭是“被遗忘的郊野公园”,皆因鸡公岭上没有正式行山径,也没有任何指示牌、地图、求助设施等,不少市民甚至不知道原来鸡公岭属郊野公园范围。她促请当局认真执法,加设警告牌及定期巡视,加重罚则增阻吓性,亦应检讨及加强防止山火策略,如增设AI系统监察山火,以加快通报。
▼鸡公岭被辗到“伤痕累累”▼
环团料修复以年计算
受山火及越野电单车夹击,鸡公岭如何复原?郑茹蕙认为,斜坡沙化难复原,必须停止破坏,例如围封被“刨烂”的地方改善,防止进一步的水土流失及表土沙化,她直言“破坏容易,但修复以年计算”。
中大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伍世良亦认为,政府必须严正执法,打击头号敌人(即越野电单车),以及规划指定行山径供行山客使用。
越野电单车闯郊野公园去年仅4宗检控 罚款数百元
渔护署回复指,鸡公岭的管理主要配合自然保育目的,范围内设有两块资讯板,主要提供郊野公园地图及有关法例等讯息,亦已装置警告牌,提醒市民有关单车或车辆进入郊野公园的管制。
根据《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规例》(第208A章),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将单车或车辆(包括电单车)带进郊野公园,违者最高可被判处罚款2,000元及监禁3个月。去年只有4宗电单车非法进入郊野公园的检控个案,被判罚款300元至600元,另有14宗相关个案仍在调查。署方称,十分关注越野电单车违例进入林村郊野公园情况,已派职员到该处视察及了解,亦已加强巡逻。
此外,渔护署计划在鸡公岭适合的地点增设隔火带,减低山火蔓延,亦研究应用科技(如山火监测摄像机)的可行性,协助监测鸡公岭一带地区的山火。发言人又指,受山火影响的地区是优先植树地点,在执法及防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后,会在合适位置种植耐贫瘠、耐燃及生长较快的植物,以加快修复因山火或非法活动而被破坏的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