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专家料第四波疫情未到顶 最多每日逾120宗 促改善追踪滞后
本港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周三(2日)再增103宗确诊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直言,疫情未见回落,未知何时确诊数字才会下降。政府专家顾问、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也形容疫情“唔知几时到顶”。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则认为,第四波最差的时间仍未来临,追踪及检测仍做得未够好,源头不明个案占很高百分比,未能回落之余还有上升趋势,预计追踪滞后,或会再次导致高危群组间出现爆发。
张竹君表示,确诊数字仍高企未有回落迹象,被问到是否不能过“正常圣诞”,她称未知何时确诊数字才会下降。
许树昌就指,虽然前两天确诊数字稍为下降,但随即反弹至过百宗,单看一、两天数字不能反映疫情,需看七天平均数,他指未知何时才“到顶”,亦难以估计未来是否继续上升。由于政府已推出新一轮限制措施,他认为疫情能否缓和,在于市民能否遵守最新的防疫规定,及私人企业会否跟随在家工作的安排,令人流可有所减少。
许树昌:源头不明个案比例仍很高
近日源头不明个案比例仍高,许树昌称情况令人人担忧,因不能找到源头,“可能其实好大班人受感染”。昨天公布的确诊者中,有数人发病日期在11月13至20日,距离确诊日期相距达半个月,许树昌认为或因这些人早前以为自己非受感染,当检测变得便利时才接受检测,相信在政府推出更多检测地点及方式后,情况未必再发生。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昨早在电台节目表示,第四波最差的时候仍未来临,追踪及检测仍做得未够好,跳舞群组引起社区广泛传播。源头不明个案占很高百分比,未能回落之余还有上升趋势,预计追踪滞后,或会再次导致高危群组间出现爆发。
何栢良指出,现时接受强制检测的群组,一般需时2日至3日才出报告,追踪有滞后增加传播风险。而当局公布日出康城地盘出现感染个案,他直指在地盘工作时配戴口罩有实际困难,但拉下口罩时容易出现互相传播,即使增加罚款应对违反社交距离措施人士,亦难以解决上述实际操作困难。
何栢良续指,11月爆发疫情后,60岁以上的患者增加,有医护朋友转告有个案一入院已要插喉维持心肺功能,他担忧若本波疫情持续爆发,将增加重症及死亡个案。
▼感染风险通知流动应用程式▼
料第四波高峰时每日爆逾120宗
袁国勇昨晚(2日)亦表示,本港再录得逾百宗确诊,“大家要明白,今日发生嘅事,都系过去7到14日发生嘅。”他预料政府收紧社交措施后,相信效果会在14日后显现,呼吁市民留家,勿出外聚餐等,因现时是冬天极有利病毒生存,料每日或最高峰时,可随时有逾120宗个案,促食肆、市民合作,相信最后可以控制疫情。
他又形容抗疫至今如跑了“一半马拉松”,预期有疫苗分发到全港,都要到明年底。他亦明白大家抗疫疲劳感到辛苦,但希望大家合作,尽公民责任,有不适就去检测。
▼12月2日起收紧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