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梓乐死因|救护员称曾遭多车阻塞延误约5分钟 认为救援未受阻
科大生周梓乐死因研讯今(27日)踏入第10日。救护队目供称,当晚唐明街近唐俊街交界“好多车顶住咗唔郁”,遂指示队员驶入另一车路进尚德邨。惟救护车驶至广盈阁的消防闸口时,又遭数架违例泊车的车辆塞住,需携著担架步行百多米进入肇事停车场。他又称,若唐明街交通畅通,该路程可缩短1、2分钟,但“其实唔系差太多”。其队员亦出庭作供,同意当晚接伤者及送院的两段路程总共受阻约5分钟,不算严重阻塞。
死者周梓乐(终年22岁)去年11月4日凌晨,在警民冲突期间被发现倒卧尚德停车场A场2楼低层平台,延至同月8日不治。
被巴士及私家车等阻去路
救护队目郑冠明供称,当晚凌晨乘坐车牌A344的救护车执勤,1时11分驶至景林邨附近时,车上的流动终端机显示有人在尚礼楼一带受伤。郑与队员陈智枫、石永熙前往协助,但救护车经宝顺路转入唐明街时,唐明街近唐俊街交界“好多车顶住咗唔郁”,当中包括巴士及私家车。
携担架步行百多迷入停车场
郑见状指示队员驶入尚德商场与尚信楼之间的车路入邨,但1时20分驶至广盈阁的消防闸口时,又遭数架违例泊车的车辆塞住。郑与队员继而在广盈阁外下车,携著担架步行百多米进入肇事停车场,在地下会合带路的消防员。
未见梓乐有明显伤口
1时30分,郑在消防员带领下到达二楼,见到昏迷、已上颈箍的梓乐。他指梓乐有呼吸脉搏,嘴角有血渍但无伤口,估计曾吐血,而右侧头部近眼角位约有一个鸡蛋大小的明显肿胀,无其他明显伤口。郑从消防员得知伤者在停车场堕楼,因此怀疑梓乐是高处堕下,脊椎及盘骨可能受伤。郑其后以担架床擡梓乐上救护车,送往伊利沙白医院创伤中心。
送院途中无受阻
郑续道,1时41分队员开车,调头原路逆线驾驶转出尚德邨至宝顺路,当时唐明街塞车位仍未见畅通。郑庭上被问及,原路折返出尚德邨,与驶经尚智楼往宝康路出邨,哪一路程更快;郑认为原路折返会更快。而救护车最终于1时59分,抵达伊利沙白医院急症室,途中无遇阻塞。
认同阻塞未延误救援
郑称,若唐明街不塞车,便会经尚智楼前往停车场。他在裁判官高伟雄询问下,表示若唐明街交通畅通,该路程可缩短1、2分钟,但亦称:“其实唔系差太多。”裁判官追问他是否“唔认为阻塞延误救援”,郑同意。
裁判官又问,收到此案伤者需要支援的讯号时,其救护车是否最接近伤者,因而接到讯息?郑回应不清楚电脑的调派系统。他又指,送往伊利沙白医院的原因,是因它是最近设有创伤中心的医院。
当晚受阻时间约5分钟
负责驾驶救护员的陈智枫则供称,确认在唐明街及广盈阁被车辆阻塞。裁判官问,当晚总共受阻的时间是否5分钟左右,而这不算严重阻塞;陈同意。两位证人均表示现场没有看到警员,在停车场治理伤者时无人受阻,亦没闻到异味。
怀疑内出血施止血药
庭上读出郑在送院途中所作的记录。根据救护车记录,救护员替梓乐戴上供氧面罩,加上头部固定器、颈套、脊椎板及盘骨板,注射生理盐水及施用止血药物。郑解释,因无法量到血压,怀疑梓乐内出血,故用了止血药。
认为梓乐似脑部受创
此外,梓乐肤苍白,GCS昏迷指数只得最低的3分,呼吸频率为每分钟20下,心跳每分钟72下,脉搏强而有力。郑形容梓乐呼吸“有啲辛苦”,而血含氧量在供氧下显得足够。一般人的曈孔直径为2至3毫米,两边相称,但梓乐左右曈孔直径则为2毫米及5毫米,其右眼对光反应迟缓,代表脑部可能受创。
研讯下周一续。
案件编号:CCDI-932/2019(DK)
证人供称事发经过。(详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