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版《点五步》领军教师 一招令“箩底橙”顽劣生全垒打入港大

撰文: 胡家欣
出版:更新:

电影《点五步》中,学校老师以棒球运动,帮Band5学生寻回自我;现实有曾任教观塘玛利诺书院的谢金文老师,以棒球驯化顽劣男学生,由成绩谷底变成一鸣惊人,升读香港大学。
教协举办第五届司徒华教育基金“好学生·好老师”表扬计划颁奖礼,今年共有7名学生及6名教师获得嘉许,表扬他们努力奋斗学习及爱心教学,现已退休的谢金文老师是其中之一。

谢金文老师(左)从教协会长冯伟华手上接过司徒华教育基金表扬状。(罗君豪)

一直在学校任教艺术科的谢金文,十多年前被学校委任兼教体育,他决意挑选冷门的棒球体育,由零开始编写新学界棒球史,2008年成立观塘玛利诺书院棒球队,曾带领校队四度名列棒球学界联赛三甲,甚至冲出香港比赛。

基层BAND 1学生被忽略

现年60岁的谢金文,忆起棒球队仍热血万分。他当时希望透过棒球了解学生,亦让学生找到自己。他指观塘玛利诺书院虽属地区名英中,但校内学生多属基层学生,很多时靠个人默默努力,都未必达到好成绩,社会往往忽略他们情绪问题,欠缺支援,“伤残、BAND 3、BAND 5学生,各方都会畀好多支援,超级名校佢地有方法做得好好,但地区BAND 1学生反而被忽略。”他表示,特别是男校生,总不愿表露感受,于是棒球成为心灵的窗口。

谢金文老师(框架中间)今年刚退休,历年来春风化雨,桃李满门。(罗君豪摄)

禁参加比赛令“缺席王”大逆转

电影《点五步》中,一个波,改变学生。谢金文亦曾试过,他表示,曾有一位棒球队三叠手成员,非常顽劣兼“全校最高缺席率”,中四时入读非精英班,升上大学机会率是零的“箩底橙”。当时他的缺席习惯屡劝不改,经校长、副校长及家长等商讨下,忍痛作出决定,不让他出战学界半准决赛,失去出席一场有趣、校内队伍“大仔打细仔”的赛事,“我不喜欢这个做法,你的功课品格一件事,比赛系咪应该因为你咁而唔比你比赛?我系有保留。”

停赛后,谢老师为男学生辅导及分析未来,此后他有180度转变,发奋图强,就算是最差的学习环境下,都无阻坚强意志,最终今年更升读香港大学,成为首为非精英班学生直入大学,放榜当日,“连老师都以为睇错!”他相信学生承传了棒球精神,“未到最后个局,仲有机会进攻,都可以反败为胜。”

天患有颚骨张合困难的陈颖雯与嘲笑她的学生倾谈,纠正他们的想法。(罗君豪摄)

下颚比常人长一倍 遭学生嘲笑

另一位获嘉许的基督教圣约教会坚乐中学的陈颖文老师,因先天患有天颚骨张合困难,7年教学路并不平坦。

陈老师小学时下颚比常人长一倍,说话时会口齿不清,直至大学接受手术及十多年的治疗,才得以改善。虽然先天有不足,但她中学时受中文科老师启发,认为“中文科是教人生,品德情义”, 于是立下志向,要春风化雨。

但亮丽的坚持,并不代表学生会欣赏。大学最后一年,陈颖文完成一场大手术后,要到校实习,困难重重,教书力不从心,经常会无故打嗝甚至“流口水”;有男学生试过在功课画上她肖像,嘲笑其奇怪的容貌。为此,陈老师哭了一个晚上。

以不美丽身教学生

幸好,该名同学事后感歉意,向陈老师写上一封道歉信,双方和解,毕业后师生亦有联络。陈颖文亦继续向教学路前行,以不美丽的弱点向学生身教,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她认为做教师“总有气馁有眼泪的时候,每个老师都要坚持,亦需要获得支持”。

先天听障的徐红凭个人努力,两年前考上知专学院,证明听障人士也可活得精彩。(罗君豪摄)

先天听障的徐红是得奖学生之一,她于内地长春出生,15岁时来港定居,入读路德会启聋学校后才开启视野,得知听障人士都可活得精彩,凭著个人努力,两年前考上香港知专设计学院修读时装设计。主流学校的老师与同学都不懂手语,幸他们都乐于协助徐红做笔记,并花时间向她解说,支援她一步一步朝向时装梦。

就读香港红十字会肯尼迪中心中六级的丛淑敏,出生时脑部缺氧,四肢麻痺,有视力障碍,亦没有自理能力,令学习路艰难重重。淑敏曾希望考入大学,从事辅导工作,惟深知身体限制及能力不足,终放弃报考文凭试,现等候到庇护工场工作。面对现实,放弃抱负,淑敏依然阳光灿烂,“唔开心一定有,但老师开解后,唔开心就会慢慢少。”

四肢麻痺、没有自理能力的丛淑敏同学,曾希望考入乎从事辅导,但最终愿望落空,她仍乐观面对。(罗君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