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袁国勇团队揭3药物减病毒感染细胞数量 最高达85%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香港大学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的团队发表两项最新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发现,有3种正处于研发阶段的药物,当中的化合物能有效减少新冠病毒感染细胞数量,最高达85%;另一项研究则发现一种中和单克隆抗体“mAb 2-15”能令仓鼠体内肺病毒浓度降至现时水平的一千分之一以下。两项研究已在国际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
原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伊波拉及克隆氏症
团队筛选了近12,000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和正在接受临床评估的药物,证实当中有13 种化合物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复制。当中最有效的是一种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称为ONO5334)、一种可削弱伊波拉病毒感染的药物(MDL28170)、一种已开发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克隆氏症的药物(apilimod),分别可以减少了72%、65%和85%的病毒感染细胞数量。
港大微生物学系研究助理教授袁硕峰表示,这三种药物都安全及可被人体吸收,即使使用很低的剂量,也能令细胞的病毒量减少,他相信研究发表后,药厂会开始研究有关药物如何用于治疗新冠肺炎。
另外,哥伦比亚大学的何大一教授团队从五名严重患者体内分离出61 种“中和单克隆抗体”,港大研究团队把其中一种抗体“mAb 2-15”放于金黄叙利亚仓鼠模型测试,先为其中一组仓鼠注入抗体,再令仓鼠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结果发现有接受抗体的仓鼠体内肺病毒滴度显著降至现时水平的一千分之一以下。
港大微生物学系临床助理教授陈福和医生指出,在疫苗未面世前,中和抗体或可作为预防及治疗的用途,“例如去高危地方之前,或者接触过确诊者后,可以接受注射。”但他强调抗体不能取代疫苗,因接种疫苗后身体会有记忆,可以再产生免疫力,但抗体则较易排出及消失,而且有关抗体在作治疗用前,仍有待动物及临床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