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炸弹唔认人 建议市民用“闪避球策略”避险
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日前指,去年至今已有十多宗涉及爆炸品及危险品的案件,有种种迹象显示本土恐怖主义正在香港滋生。有立法会议员关注相关反恐策略,他今(27日)接受口头质询时指,警方打击绝不手软,将会以最严厉法律处理,适时可引用《反恐条例》,港府亦正监察风险,不排除会进一步加强本港恐袭威胁级别。他表明炸弹“唔认人,会炸死人”,忧一旦爆炸,会波及周遭人士,市民需提高警剔。
他又提到,大量年轻人参与暴力事件,以今早为例,已拘捕十多名青年,认为教育界、社工及社会各界均要教育年轻人守法。李又表明,不论是犯法的事及所在地区多,警方人手有压力,期望日后如有需要申请增拨资源时,会获立法会支持。
李家超表明,自去年6月起,因游行及公众洐生的暴力不断增加,期间所检获的枪械及炸药数量及种类极度惊人,亦与外国恐袭常用装备类似,他列举多宗外国恐袭事件佐证,包括2005年英国地铁爆炸案、2016年比利时机场连环爆炸案等。警方亦检获压力煲炸弹、水喉管炸弹亦等,亦在行动中检获5枝真枪及大量子弹,当中包括半自动真枪。
他提到,炸弹“唔认人,会炸死人”,一旦爆炸,会波及周遭所有人士,市民需共同警剔,并于安全情况下作出举报,他又建议,市民可采用“闪避球策略”,于安全范围内避险,亦会透过不同青少年计划,灌输正确价值观。
李家超强调,正就本港情况作全面调查,并密切监察风险。现时本港恐袭威胁级别为中度,港府正密切审视,不排除会进一步加强。他又表明,将会以最严厉法律处理,适时亦可引用《反恐条例》,以及冻结涉事人士或组织资产,切断其资金来源,阻止其招募成员。
或引用法例 冻结充公资产
议员廖长江指,保安局已察觉恐怖主义苗头,相信该等事件是由具颜色革命的“黑暴”演变而来,关注局方引用《反恐条例》冻结涉事人士资产进度。李家超则表明,打击本土恐怖主义绝不手软,截断资金是必然手段,现行有不同法例针对不同罪行,例如《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 已能赋权充公资产,倘证据充足,将会严厉杜绝,确保其不能落地生根。他又指,调查涉案人士时,亦会追查其与外地的联系,“每一可能性会深入讨论、研究,用尽法律手段追究。”
林健锋则指,警方检获多批大杀伤力的子弹及炸药,惟有少数人未予谴责,反在幕后支持,他关注局方有否调查其与外国势力勾结。李家超指,警方调查显示,目前的案件暂时仍属本地激发,但会调查其有否和外国组织联系,亦会检视其炸弹枪械来源,但他坦言,网上流传暴力、制造伤害的邪恶性资讯,需不同部门合作打击。他又谓,本港枪械管制严格,亦留意有犯罪份子将枪械零件散装运到本港,海关会密切留意,跨部门反恐专责组亦会按情报交流分析。
▼5.27网民号召大三罢、立法会审议国歌法情况▼
何俊贤:年轻人沦为迷途小羔羊
何俊贤则批评,随着“港版国安法”实施在即,幕后黑手或调整策略,不少年轻人更沦为“迷途小羔羊”使用暴力,他追问局方有何板斧应对。
李家超承认,大量年轻人卷入暴力案件,正如今早为例,已于本港不同地方拘捕十多位年轻人,涉及公安罪行及藏有攻击性武器等罪行。他续指,年轻人被影响下违法,本身是受害人,但同时亦需为自己行为负责,因有案底会终身记录在案。他又承认,警方人手有压力,期望日后如有需要申请增拨资源时,会获立法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