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杰青】无惧伊波拉疫情 港产牛津博士赴非洲助抗疫

撰文: 邱靖汶
出版:更新:

伊波拉病毒去年在非洲大规模肆虐,死亡率极高,惟有效疗法至今都未面世,不过今届杰青得主、在香港土生土长的英国牛津大学病毒免疫学博士蔡文力(Edward)未惧险地,前赴非洲塞拉利昂研究检测伊波拉病毒,坦言“这个世界好少时间会需要你,所以若有机会make a difference(作出改变),就要挺身而出。”

今年杰出青年得奖者之一的蔡文力博士希望香港青年能多尝试,寻找自己最热爱的工作。(吴钟坤摄)

憾03年沙士未能出力

身形未算健硕,典型书生外表,每次回答也慎思数秒,这是抗疫先锋Edward予人的第一印象。正处40岁不惑之年的Edward于2004年牛津大学博士毕业,毕业前已矢言学以致用,但2003年全球爆发“沙士”时仍在学,能力未及支援对抗该场世纪疫症。至去年伊波拉病毒在非洲大规模爆发,他便义不容辞由英国赶往西非塞拉利昂,回馈世界。

孤身走到伊波拉疫区,Edward笑指老远跑到西非虽“唔会饿死”,但一定不是高薪厚职,不过他满足于为当地做每件事都有贡献。为免父母担心,他只会报喜不报忧,“跟他们说这里的小朋友笑容很好看、动物很可爱。”不过讽刺的是,令他最吓破胆的不是疫症,而是他口中赞美的当地小孩带他去河边寻找野生大鳄。

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统计,伊波拉病毒在西非爆发期间,最少造成11,310人死亡。(路透社)

西非人依赖巫术成抗疫障碍

不过抗疫之路绝非易走,大规模爆发也绝非无因。Edward举例指,西非人不信任现代医疗,往往讳疾忌医,甚至依赖巫术,对抗疫造成巨大障碍,故他会教导当地医护人员,如何正确检测及预防病毒,减低传播机会。

抨香港教育制度局限想像

他又认为,香港教育制度局限学生想像力,现时青年最需要爱、认同和耐性,“你能够做到甚么不会是学校话你知,要靠自己试一下先知道有甚么是你做得好,是否读名校、得过奖都不足以衡量一个人。”作为应届杰青,Edward对香港年轻人有一番寄语,“这个世界好少时间会需要你,所以若有机会make a difference(作出改变),就要挺身而出。”

对于会否回港工作,他指本地已有足够医学专家,故暂未有此计划,反而希望在香港找到合作机会,为塞拉里昂的伤残人士制作义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