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沙田靓地建41丁屋 原可建逾千单位 议员批罔顾民生

撰文: 龙婉琪
出版:更新:

近日元朗横洲发展的争议,引起外界关注政府没有善用土地资源。《香港01》翻查文件,发现政府于2009年未经公开咨询,重启两个乡村扩展区计划,包括邻近横洲的虾尾新村及沙田排头村。沙田排头村是政府曾构思兴建多层丁屋的选址,2006年政府文件显示,该地皮地积比率可达5倍,以兴建900个实用面积700方呎的单位。换句话,若地皮用来兴建500方呎,可建逾1100个单位。有沙田区议员质疑,现时香港面对严峻土地问题,该地只建41幢丁屋,实在太浪费,认为土地可改作公屋发展,以纾缓公屋轮候册人数。

沙田排头村扩展区占地15万方呎,会按照原有90年代的计划,兴建41幢丁屋。(吴钟坤摄)

1972年政府推出新界丁屋政策,1981年政府推出“乡村扩展区”,由政府按例赔偿,征收乡村旁的私人地皮并合并政府地,收地后以成本价卖予原居民,让原居民有更多地方兴建丁屋。到2002年,政府以检讨丁屋政策为由而宣布将扩展区计划搁置。

不过,据传媒报道,2009年政府却秘密同意重启两个乡村扩展区计划,即虾尾新村扩展区,以及沙田排头和上禾𪨶扩展区。《香港01》翻查区议会文件,发现政府在2015年才将计划进行公众咨询。

根据2015年4月政府提交区议会文件显示,沙田排头村扩展区占地15万方呎,会按照原有90年代的计划,兴建41幢丁屋。《香港01》曾向发展局查询何时会将计划提交立法会,至截稿前未获回复。

排头及上禾𪨶乡村扩展区与虾尾新村乡村扩展区,均坐落新市镇的边缘,邻近有基本的基建配套设施。督导委员会曾经初步研究该地段的发展潜力及评估提高发展密度的影响,结论是最高地积比率可分别定于5倍及3倍。假设根据上述地积比率,发展面积为700平方呎的单位,排头及上禾𪨶乡村扩展区最多可提供约900个单位。
2006年小型屋宇政策检讨文件
沙田平面图清楚显示沙田官地批建的41幢丁屋邻近沙田港铁站,毗邻为新城市中央广场。(区议会文件图))

沙田排头村扩展区时间表

年份

发展经过

1981年

由政府征收乡村旁私人地皮,让原居民有更多地方兴建丁屋

1999年

按例赔偿完成收地

2002年

以检讨丁屋政策为由,搁置有关计划

2006年

政府研究于该地皮发展丁屋大厦,可建最少900伙

2009年

政府未经公众咨询后,批准重启该计划,建41幢丁屋

2015年

咨询区议会后, 正等待提交立法会

 

议员建议改建公屋

沙田区议员陈诺恒认为,与其将土地兴建成丁屋,倒不如兴建公屋、居屋来得更实际,“现在的轮候册太长,根本没有顾及基层人士、基层住屋的需要,现在有地只兴建私楼、丁屋,对基层非常不公平。”他续指如果有土地而又可行的话,应该优先兴建公屋,以纾缓轮候人数及基层住屋等问题。

对于有意见指地皮可改建公营房屋,让更多市民可上楼,沙田乡事委员会主席莫锦贵指出,政府当年征收扩展区地皮时,曾指会让他们兴建丁屋,续称若将土地改建成公屋是“世界变了样”。

沙田乡委会主席莫锦贵(中间绿衣者),指有关当局应清楚向大家解释扩展区迟迟未上马的原因,并指当年政府答应将余下的土地建成丁屋予村民,现在建屋只是兑现当年的承诺而已。(资料图片)

沙田乡委会主席促当局兑现承诺

沙田乡委会主席莫锦贵说:“政府90年代收回我们的地去发展,笞应将余下的土地建成丁屋给予我们,所以现在只是向我们兑现当年的承诺﹗二十几年了,迟迟仍未落实。”他续指:“乙明邨和沙角邨,都是村民当年搬村腾出土地,以发展新市镇。我们当年付出了土地,政府现在兑现承诺兴建丁屋而已,为什么总是认为我们是衰人,是既得利益者。”

上届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主席谢伟铨指由于去年有多个计划同时向财委会申请拨款,所以最终在进度及先后次序情况下,才将计划暂缓,但强调政府不会停止有关计划,只是尚未有明确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