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呎“棺材房” 厨厕一室㓥房 摄影展揭示蜗居困境

撰文: 王丹麟
出版:更新:

万家灯火下,隐藏着各种不同的住户。有谁想像得到,一个㓥房,能再间开22个空间,每人的空间,仅得连转身也困难的15呎,每晚靠服安眠药方可入睡?又有谁想过,用来煮食的厨房和用来排泄的厕所,竟可合于一室,食材正正摆放在厕所旁边?
有团体与摄影师合作,拍摄不同人屈缩于蜗居里的情况。有的拍摄场景,刻意以鲜艳的颜色在房内投射,气氛诡异,与被摄者的居住故事相对比。

据统计处资料显示,去年全港有约19.9万人居于㓥房,各㓥房平均人均面积62.4平方呎。除了㓥房,还有不少人居住在天台屋,在恶劣天气下心惊胆颤,害怕随时失去居所。

Tony(化名)所住的“房间”,只有15平方呎,平日靠服安眠药始能入睡。(社区组织协会提供照片)

一屋22个“棺材

15平方呎长方形的居住空间,Tony(化名)笑称是一个“棺材房”,戏言中带着的是万般的无奈。今年39岁,学历只有中一程度的Tony,多年来断断续续做保安员。住过㓥房,住过板间房,去年10月开始,Tony以1700多元月租,搬进位于旺角的“房间”,贪其不用预缴按金。所谓的房间,其实是一个5呎阔乘6呎长的木箱,旁边有道趟门。一个㓥房,共有22个“棺材”。

厨厕合一 女嫌细不肯同住

妈咪,你屋企咁搞笑嘅,我哋乡下困鸡嘅(地方)都大过你间屋。
阿丹女儿

46岁的阿丹(化名),忆述10岁女儿数月前来港与她相见时,童言无忌的说出这一番话。因为家贫,她只能将女儿交托予在内地的母亲照顾,女儿不时来港探望,但亲睹母亲所住的地方后,觉得空间太小,不愿来港长住。

6年前与丈夫离婚,阿丹迁出原本与丈夫同住的公屋,搬入㓥房,100平方呎的空间,现租3800元。阿丹的㓥房,厨房和厕所合一,外人很难理解,一间房如何能用于煮食,同时供人如厕。厕所旁边是一个小石屎台和锌盘,阿丹平日切肉洗菜,都在小石屎台上完成;对面是洗衣机,只相距一个身位,“要揽住个洗衣机去厕所”。

一个空间,却同时用于煮食和如厕,阿丹(化名)指在内地生活的10岁女儿,嫌空间太小而不愿同住。(王丹麟摄)

虽然居住环境恶劣,她指已心满意足,惟说起女儿,阿丹便忍不住眼泪,“一得闲就会谂起(女儿)”,平日悭食悭用,只希望能尽早给女儿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3人同睡一床 楼梯间食饭游玩

除了棺材房和㓥房,旧区常见的还有天台屋。66岁罗女士住的天台屋,正正是最简陋的一种,用铁皮搭成,夏天来临时,“屋企热过街”,她形容温度与焗炉没有分别。较早前连下多日雨,又打台风,“打风落雨最难顶”,罗指雨点不停打在屋顶上,还有铁皮因强风而互相碰撞的声音,听起来天台屋彷似会随时倒下,加上厨房在户外,“要担住把遮煮饭”。

只有50呎的天台屋只容得下一个双层铁架床,上层用于放置杂物,下层则与孙儿孙女同睡;罗的女儿通宵上班,早上才回来睡觉。平日吃饭,要走到屋外吃,若下雨的话,更要避走到楼梯吃。申请了4年多的公屋,仍毫无消息。

罗女士的一对孙儿孙女,平日只能在天台屋外吃饭,下雨时更需要到楼梯间吃。(社区组织协会提供照片)

10月“局住”展览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与摄影师Benny Lam合作,以“局住”为主题,在香港文化中心等展出6个系列超过50幅的相片,记录蜗居景象,6个系列包括“璀璨香港”、“潮流㓥房”、“儿童乐园”、“居者有其屋”、“美食厨房”和“乐观面对”。

“局住”展览

展出时间:

10月3日至9日: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

10月13日至26日:中环街市

2017年1月至4月:社区组织协会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