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2020】每人派一万千亿赤字破纪录 政府身家剩几多?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今﹙26日﹚日出炉。在外围因素、本地社会事件及肺炎疫情多重打击下,政府收入减少,同时又推出重量级纾困措施,包括全民派1万及全额退税,2019/20及2020/21年度预算均见赤字,明年赤字更录得历来最高的1,391亿元。实际上,财政赤字只反映政府一年的收支情况,会影响政府财政储备的结余,但不代表库房就此耗尽。2020/21年度,港府财政储备9,940亿元,而这笔储备又会存放于4万亿元的外汇基金,后者即港府的总资产。
▼《财政预算案2020》措施▼
肺炎疫情的阴霾下,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交出15年来首份赤字预算案。陈茂波指,受中美贸易磨擦及本地社会事件影响,加上推出多轮纾困措施及成立防疫抗疫基金,2019/20年度财政录得赤字378亿元,相等于本地生产总值约1.3%。
明年赤字1,391亿 破3%红线
而2020/21年度,预算案预期政府收入会因外围经济及疫情影响而减少,加上向全港18岁上永久性居民派1万元及税项寛免等大规模逆周期措施,明年赤字高达1,391亿元,相等于本地生产总值约4.8%,亦突破赤字占GDP3%的国际标准,进一步打破以往量入为出的理财思维。
陈茂波解释,虽然明年赤字为历年最高,但当中大部分与派钱及一次性纾困措施有关,并不构成长远财政负担。不过,陈茂波亦警告,若特殊纾困措施及开支增加持续,财赤不断,储备终会有耗尽的一天,暗示未来几年不会再派钱。
财政储备9,940亿元 约16个月政府开支
实际上,财政赤字或盈余,即一个财政年度中,政府收入与政府开支的差额,只反映政府在该年度的收支情况;某个财政年度录得赤字,会影响政府财政储备的结余,但不代表库房就此耗尽。连续两两预算案“见红”,政府财政储备因此由2018/19年度的11,616亿元,减少至2019/20年度的11,331亿元;2020/21年度再减少1,391亿元至9,940亿元,后者相当于16个月政府开支。
具体来看,港府近万亿的财政储备共有九大部份,包括政府一般收入帐目,以及八个有指定用途的基金,分别为基本工程储备基金、土地基金(未来基金主要部份)、公务员退休金储备基金、奖券基金、创新及科技基金、基本投资基金、贷款基金及赈灾基金。
政府全副身家:4万亿外汇基金
政府进一步将财政储备及其他资产存放于外汇基金,由金管局管理及投资赚取回报“钱揾钱”。截至2018年底,外汇基金资产总值达到4万亿港元,这才是港府的资产总值。
外汇基金可大致分为三大部份,分别为货币基础﹙1.7万亿元,占外汇基金总资产约42%﹚、财政储备与政府及法定组织存款﹙包括相关负债,1.7万亿元,占比约43%﹚、基金的累计盈余及重估储备﹙6,103亿元,占比约15%﹚。
虽然外汇基金中的货币基础及有特别用途的基金不可随意动用,但社会上一直有声音要求将部份盈余回拨用作公共开支,解决长远民生问题。
转拨财技:曾俊华为储钱、陈茂波避赤字
基金、储备间能否转拨?去年的《预算案》中,陈茂波就曾将独立在财政储备以外、存放在外汇基金的824亿元房屋储备金,分四年回拨至一般收入帐目,确保未来几年的预算均有盈余。他当时解释,房委会未来几年的预测结余均超过400亿元,不需要动用储备金;同时社会上又有意见认为,房屋储备金独立于财政储备之外,未能全面反映政府财政状况,因而回拨到财政储备。
而这笔房屋储备金实际上又是上一任财爷曾俊华转拨基金的结果。2014年,曾俊华利用政府财政储备在外汇基金中的投资收益成立房屋储备金,以支持公营房屋发展及相关基建,变相减少了政府当年的分红,缩少一般收入帐目结余。
▼300亿防疫抗疫基金措施▼
此外,陈茂波在前两份《预算案》中,均将组成财政储备的不同部份互相转拨。2018/19、2019/20两个年度,财爷均将基本工程储备基金转拨至政府一般收入帐目,避免后者出现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