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谋杀案】引开事主朋友让两男下手 战友脱谋杀罪当庭释放

撰文: 李慧娜
出版:更新:

野战发烧友Bosco两年前疑被“战友”诱上蓝田五桂山杀害。其中一名“战友”涉负责引开Bosco同行友人的男子,让另两人下手,同被控谋杀罪。法官今早(18日)作出裁决指引后,3女4男组成的陪审团退庭商议,裁定被告谋杀及误杀罪均不成立,当庭释放。被告亦有向离度的陪审团鞠躬致谢,他步出犯人栏时亦笑逐颜开,其亲友则在庭外相拥而哭。

被告黄朗祺被裁定谋杀野战战友郭苇诺罪名不成立,当庭释放。(李慧娜摄)
+3

两名行凶男子早前已被裁罪成

被告黄朗祺,24岁,被控于2017年5月28日,在香港连同严汝衡及周正贤谋杀郭苇诺(20岁)。严汝衡(29岁)及周正贤(23岁)早前已受审,严被裁定误杀罪成,将稍后判刑;周则被裁定谋杀罪成,判囚终身。

控方指,被告(猫仔)与郭(Bosco)、严(Martin)和周(Benard)都是野战游戏的发烧友,严及周因购置Wargame用品与郭生嫌隙,两人计划在案发日凌晨,约郭到蓝田五桂山行夜山,并在山上杀死郭。被告则负责引开郭的一名朋友,令郭在案发时被“孤立”,以该周及严有机会下手。

群组曾讨论计划

案发前,被告、严和周等人在WhatsApps群组“午夜郊游群”中已讨论过计划,严曾称要“take him down”(做低死者)”,被告则负责引开郭的朋友“05”。严又称和周“做低”郭后,会收起其尸体。

郭与两男买卖装备有纠纷

郭的尸体于同月29日被发现在行山径下方,当时郭的头和上胸被一个白色袋包裹,而其尸体则布满血迹。法医指,郭的死因为多处刺伤和头部的伤势。被告于同月29日被捕,他在警诫下称:“阿sir,系Martin(严)同周正贤杀郭苇诺Bosco,我系被Martin迫我帮手。”

虽然被告未有出庭自辩,但他在与警方的录影会面提到,事发前一星期,严曾在一个聚会上提到事主欠他2万多元,二人在装备买卖上也有纠纷,又提到事主“呃其他人钱”,严当时表示打算趁机杀死事主,但严后来又称“hold住”计划。

野战发烧友郭苇诺,因装备买卖与战友有纠纷,终惹来杀身之祸。(资料图片)

被告续指,在2017年5月27日,他与严及周在油塘见面,但严突然重提要对付事主,更提到打算用麻包袋“笠”著事主,从后袭击及勒死他,再将其尸体弃置在山上茶水亭附近的梯田。

被告与郭的朋友留在原地

及后,被告便与二人乘的士到澳景路再走上山,上山途中周拾起石头及物资到山上部署,而被告与严则与郭及其友人“05”会合。四人走到半路,严指示被告与“05”留在原地,直至他与郭“试完枪”。被告指,他与“05”在原地等候期间,曾看到对面的山头有电筒灯光。

两男友提杀人经过

被告续指,严后来独自折返找他及“05”,并称郭已离开,被告当时认为郭已被伏击,而严下山时亦在无人之处告诉他,已将郭杀害。被告、严及周及后在蓝田公园再会合,并处理郭的物品,被告当时看到周身上有血迹,认为郭已被杀害。被告认为他或有机会遭到毒手,所以当时只好配合二人。严及周在离开公园的路途上,均提到杀害郭的经过,又称郭“好大力、生命太顽强”,“𠝹左20刀都唔死”。

被告称因严说过“自己有啲势力人士”,担心自己或会遭到危险,又担心会连累家人,所以不敢反抗,而当初本以为严只是想教训事主及抢走他的装备。

两名被告严汝衡及周正贤,严被裁定误杀罪成,周则被裁定谋杀罪成。(资料图片)

陪审团曾询问协议定义

法官完成引导陪审团后,陪审团曾两度提问。陪审团首次问到,若被告得知严及周想杀害郭,而他按该计划行事是否就等同他有犯罪意图,若果被告按指示行事,是否等同与严及周达成协议、协议一词有否任何法律定义。

法官回答说所谓协议并不限于形式,无论点头、眨眼也可以构成协议,但控方在本案依赖各人实际上的参与行为,陪审团必须肯定被告知道杀人计划之余,并要与周及严有共同意图参与在计划之中,再行事以达到其目的。

傍晚再就误杀定义再提问

陪审团在傍晚再度提问,要求法官就误杀罪给予进一步指引,他们问到若不确定被告当时是否意识到周及严或会以硬物伤害郭,而被告或只认为二人想教训郭,这样是否不构成误杀罪。法官回答说,若陪审团不确定被告意识到严及周有可能用硬物伤害郭的话,则要裁定他误杀罪不成立。

案件编号:HCCC4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