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论坛】管治与政制:《施政报告》内被消失的章节

撰文: 政论投稿
出版:更新:

今年特首特首林郑月娥以“珍惜香港,共建家园”为题,发表了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创了很多不同的纪录。首先,它只有53个段落,是回归以来篇幅最短的施政报告,而今年的施政报告在民意调查的评分只有29.7分,也创下了历史的新低。面对如此一份这样核突而又简短的施政报告,它没有的内容,往往比起它已有的内容更为重要。今次施政报告内“被消失”了的章节之一,正是有关香港“管治与政制”的内容,特区政府越是不正视香港的管治和政制发展的问题,便是越去逃避香港目前的真正矛盾所在,越难为香港找寻出路。
作者:黄伟豪 中文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副主任

在施政报告中,失去了有关“管治与政制”的章节,是一件非常不寻常的事情,因为改善管治是行政长官的天职,而根据基本法进行政制发展,以落实立法会及行政长官的双普选,更加是行政长官不可推卸的宪政责任。当然,这些议题是非常敏感和极具争议,但即使过往的行政长官是极不愿意提及相关的议题,也会勉为其难象征式地把它放在施政报告的较后部分,以及把它的篇幅减少,但亦不敢只字不提。

不提“管治与政制”,也不符合特首林郑月娥政府的原有管治风格。虽然,在政制发展方面,她在竞选其间早已表明不会主动重启政改,但仍然是非常充满雄心壮志地,希望在增强政府管治能力上大展拳脚。因此,她在2017年所发表的任内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中,“良好管治”便占了报告内容的首位。在这部分中,她提出了成立公务员学院,及改组中央政策组,把它转型为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等鸿图大志。而在2018年她的第二份施政报告,“良好管治”仍然占具报告内第一部分的首要地位。

加快收回土地:政府会加快规划,再运用《收回土地条例》和其他适用条例,收回三类私人土地作百分百公营房屋,包括未纳入新发展区或其他发展项目的棕地;已规划作高密度房屋发展但仍未有发展计划,而评估后认为适合作公营房屋发展的私人土地;于市区并适合作高密度房屋发展的私人土地,包括茶果岭村、牛池湾村和竹园联合村寮屋区土地。(资料图片)

可是,到了今年2019的施政报告,除了前言和结语外,便只有房屋,土地供应,改善民生,经济发展这四部分,管治与政制等的部分,被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这绝非是偶然,而是绝对地刻意。这些被消失的篇章背后有两大含义:第一,是特区政府已在处理今次的反修例的“流水运动”中,失去了政策主导权,管治与政制已非特区政府可以主导的事务,在事件已提升至国家级的层次的时候,特区政府已失去了完整的施政能力; 第二,既然中央已收回了特区政府的主要施政权力,施政报告内的主要政策所反映的,便是中央对今次运动的定性和处理手法,因此,整个报告的重点均放在改善房屋及土地供应上,口径和中央完全一致。

在以上两点之中,长远来说,当然以第一点至为重要,因为这意味著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香港的高度自治范围再一次被收窄。但对于短期内局势发展而言,第二点却有重大的意义。这反映着中央把当前的香港局势的矛盾定性为经济问题,所以用一手软,一手硬的双重手段来尝试化解。软方面便是尝试改善香港的房屋供应,以物质利诱,硬方面自然是用“止暴制乱”的方式,透过警方的强硬执法,尝试把示威者吓退。

楼价近年屡创新高,不少青年只能看门轻叹。(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中央的一软一硬的手段是否有效?事实已证明是失败的。在施政报告宣读后的第一个周末,示威仍然持续,完全没有减退的迹象。原因何在?相信任何熟悉这场运动的巿民均知道,在示威者提出的五大诉求当中,完全没有一项是和房屋及土地有关。即使近期出现了所谓的第六大诉求,也是要求大规模改革警队,甚至是解散现有的警队,同样是和今年的施政报告的主要内容,即房屋与土地供应拉不上关系。

因此,文不对题,不能针对目前社会上是最大的矛盾而改变施政,是今次施政报告失败的致命原因。香港问题的根源是制度性问题,一方面是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衡,因而在今次运动中出现警权过大及警暴等问题;另一方面是政府不能代表及反映民意,因而出现官迫民反,二百万人上街,勇武派及和理非结盟,成为了命运的共同体。

以上种种死结,均要靠在管治与政制上的制度改革才能化解,但偏偏在今次的施政报告中,“管治与政制”却成为了消失的章节,使问题再一次错失被圆满解决的良机。到头来,随著美国快将通过《香港人权及民主法》,相信局势只会继续升温,香港的反政府运动也会正式成为一个国际议题。

(文章内容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