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非华裔男子到印度后感染霍乱 现于玛嘉烈医院隔离治疗

撰文: 郑翠碧
出版:更新: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9日)公布,一名39岁非华裔男子在9月10日至30日到印度新德里,回港后出现腹泻,后证实感染霍乱,现时在玛嘉烈医院隔离治疗,情况稳定。中心呼吁市民,不论在本港或外游时,保持良好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

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表示,大部分霍乱病人出现腹泻或呕吐等肠胃不适的病征。 (资料图片)

该名39岁男病人非香港人,过往健康良好,他于9月10日至30日期间独自到印度新德里,10月1日开始出现腹泻,10月5日入住律敦治医院接受隔离治疗,10月8日转往玛嘉烈医院继续隔离治疗,情况一直稳定。他的粪便样本经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化验后,今日证实含产生肠毒素的霍乱弧菌O1小川型。卫生防护中心正继续调查个案。

这宗是今年首宗霍乱个案,去年录得1宗,2017年没有个案,而2016年就有3宗。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表示,大部分霍乱病人出现腹泻或呕吐等肠胃不适的病征。病情严重者会有突发严重腹泻呈米水状和带有鱼腥味的大便、恶心和呕吐。若未能及时接受适当治疗,有可能因严重脱水而死亡。霍乱通常透过进食受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不常见。

39岁非华裔男子到印度后感染霍乱,现仍留院玛嘉烈隔离治疗。 (资料图片)

卫生防护中心建议市民,不论在本港或外游时,保持良好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包括正确使用枧液和清水洗手,尤其是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或更换尿片后,以及处理垃圾后;向卫生和可靠的店铺购买食物,不要光顾无牌小贩。而旅客如前往受霍乱影响的地区,应彻底煮熟食物和煮沸食水,才可进食或饮用;不应光顾无牌小贩;避免进食凉拌食物如沙律;水果应该自己削皮和清洗;不要在饮品加冰;如未能煮沸食水,应饮用经过氯或碘处理的食水。旅客从受霍乱影响的地区返港后,如出现霍乱病征,应及早求医,将外游纪录告知医生,并遵守良好个人、食物和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