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选举2019】“连登仔”搞区选资料库 冀港人关心社区

撰文: 李慧妍
出版:更新:

“我觉得以前自己都(港)猪猪哋。见到派选举政纲,唔系走开、就系丢入垃圾桶。”四个月前,James(化名)仍是个不太关心政治的普通市民。直至6月9日大批市民上街游行,却换来港府冰冷一句“《条例草案》将于六月十二日在立法会恢复二读辩论。完。”隔著电视屏幕看见金钟的枪林弹雨,枪声彻底将他震醒,“因为立法会制度失衡,议员无法代表港人。否则,唔会出现今日嘅事。”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从事IT行业的James想到区议会选举将至,产生整理现任区议员、社区主任、参选素人等事迹念头,让公众了解区选状况。他建立地区人士资料库“选区事实处”网页,与十数名素未谋面的“连登仔”合作搜集资料,目前已为18区、逾千名社区服务人士开设专页,并期望有更多热心人士参与建立资料库。

“连登仔”James与数名义工设立选区资料库,当中包括整理今届区议会会议记录等资料。(卢翊铭摄)

在电视机前目睹6月12日警方清场情况后,James开始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在连登讨论区见到很多人于不同范畴各展所长,他认为修订《逃犯条例》激起民愤,是因体制出现问题,“唔只立法会,佢同区议会系一环扣一环。”

他续说:“我就从底睇返,区议员系为基层做嘢,好多之后会选立法会。以前都系佢哋由上而下,将政绩话比大家知做过啲咩。但应该扭转个情况,由下而上揾返佢哋任内究竟做过啲咩,投过咩票”,认为借此监督区议员的工作表现,有助推动社区服务。

James坦言,现时的社会气氛弥漫白色恐怖,义工们都要保护自己,故义工之间从未见面,只靠社交平台沟通,变相亦影响工作进度。(卢翊铭摄)

于是,他花了半个月制作网站“选区事实处”及制定方向,包括搜集现任各区议员、社区主任及素人的个人资料、区议会会议记录及新闻报道等,“开头谂住从区议会网站拎啲资料,直接入落电脑自动分析,最后系行唔通,变咗同Google无分别。”由于当中涉及大量资料搜集,需要人手帮忙,他于7月底在“连登”上贴文招募人手,陆续有约8至10人参与成为义务管理员,“见到有人覆𠮶下都几惊讶,‘咦!真系有人理我’。我都担心过,如果无人理就自己一个做,做得几多得几多。”

然而近期社会弥漫著一股“白色恐怖”气氛,为此团队管理员均匿名、用电邮作登记,靠社交平台Telegram沟通。James直言:“未见过、零电话,更加唔知大家做咩行业。有心就做,一齐入资料、讨论。有时啲嘢需要当面倾比较好,但无办法,要保护身份,进度系会有啲影响。”他形容,合作模式如“小型连登”,“同今次运动无大台、去大台化意识形态一脉相承,大家唔需要知道件事系边个搞,只需要关注Fact check(核证事实)、做就够了。”

该平台整合各区现任区议员、社区主任及参选素人的资料及过往事迹,给公众了解各地区人士的情况。(选区事实处网页截图)

他笑言只懂技术写程式,多负责网络安全,其他成员则各自身怀秘技,有人精于分析会议记录、搜集新闻资料或查核事实,“区议会资料同立法会唔同,会议记录系人手打返出嚟,自动分析未必准确,反而仲辛苦。有人就会每日睇记录,有啲就睇网上新闻,通常自己做返自己选区,但全部由admin(管理员)决定,无结构性指定要点做。只要资料属实、有出处就可以。”他分享道,初时设置投票选项仅分为支持、反对及弃权,经众人商讨后,再细分为动议、和议、出席、缺席、无记录,“唔做唔知,原来有区议员有出席,但无投票记录,好奇怪。”

翻查成千上万的区议会记录,重听无数条会议录音,团队赫然发觉区议会的会议记录模式竟“各自为政”,“最烦系入会议记录,有不记名发言、投票,个阵我哋完全唔知要点入(资料)。唯有听返啲录音,再对返出席名单,抽丝剥茧揾返𠮶人出嚟。”James一边用手机查找资料,一边哭笑道:“有啲整份资料写‘有人表示’、‘有人说’,我觉得系好大问题。你睇,屯门系最多(不记名)。咁对公众想知边个区议员讲过咩嘢,造成好大障碍。”他直言,希望新一届区议会应借镜立法会做法,提高资讯透明度。

【区选互动专页】即时掌握各区形势,紧贴选举战况

区议会选举将于11月24日举行。(资料图片 / 李孙彤摄)

网站目前已为逾千名现任区议员、社区主任及参选素人开设专页,并设置公众报料区,“啱开始好少人报料,依家多返啲,每日收到2、30条。我哋要求有区议会资料、新闻或者Facebook,证明𠮶𠮶人嘅资讯系真实。时不时都收到报料,话系边个亲戚讲返𠮶个人系点,我哋就唔接受。”市民报料后,需要管理员审批才会上载网页,惟义工人数不似预期,“最理想系18区、区区都有个人入返当区资料,可惜唔齐。”当中负责沙田区的义务管理员则十分勤力,近乎将过去四年的投票结果处理完毕。他强调:“我哋唔系选举工程,唔会有立场、评论,亦唔系鼓励或者教大家应该投边个、唔投边个,只系想比选民知佢哋嘅往迹,所以绝对唔会比有利益冲突嘅人参与或干涉。”

负责如此庞大项目,还有休息时间?他摇摇头:“每日收工再做4、5个钟,都只系瞓少一阵啫。”要投入很多资源营运吗?“前线冒住生命危险,讲紧系几十年嘅前途去争取,又点计?我哩啲算乜。”James不假思索地说。他又指,自己所属选区的区议员是自动当选,自然甚少留意社区事务,“以前楼下见到派选举传单,唔系走开就系丢入垃圾桶。依家会留意纲领,由头睇落尾,睇下佢关注咩议题,有咩跟进,其实都反映佢嘅政治取态。”

五年前的雨伞运动,James只走过金钟“夏悫村”、自修室。五年后,他踏前一步,只愿更多港人关心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今次(运动)每个人都想用自己嘅专业做返啲嘢,我只不过系其中一个。”

James有感是次社会运动,很多人发挥自己专业、知识,在不同战线付出。(卢翊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