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政策论坛】陆瀚民:认清三大矛盾 才会有意义对话

撰文: 政论投稿
出版:更新:

政府终于就五大诉求有所让步。可惜,由修订逃犯条例延伸的暴力冲突已有三月之久,风波更将公民社会与公权力的对立问题聚焦起来。纵使政府将会尝试开展对话,不过社会明显未达开展沟通的气氛。在“缺一不可”的气氛下,要解决现在社会上的燥动,凝造有意义的对话,就必须认清是次风波掀起的三个矛盾。
撰文:陆瀚民 前公共事务顾问

林郑发表讲话,正式宣布撤回修例。(政府新闻处)

首先,警民矛盾。公民社会一向关注警权问题。是次风波中,激烈示威者对警方极端敌视,更开始主动攻击警员警署。在71闯入立法会时,绝大部份和理非仍会谴责。将和理非推向激烈示威者行埋一齐,主要分水岭就是721元朗白衣人事件﹔警方及后在不同冲突执法时使用的武力,亦明显超出市民的一般认知及接受程度。街头冲突只会令市民对警方负评不断,加深激烈示威者与警方的仇恨,导致下一波更严重冲突。要刹停雪球效应,政府必须以武力以外的方法执法,减少警民街头冲突。

第二,阶级矛盾。有人会问,中央已经给了很多惠港政策,为甚么香港人还不满足? 其实,不少市民,特别是青年人觉得,他们根本没有直接受惠于香港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红利。举个例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体上只会直接受惠于老板阶级,他们也是具备一定资本与独特技术的阶层,当中包括大企业老板和start-up年青个体户。虽然坊间有大量大湾区青年活动、实习计划,但大多是体验式项目,对学业就业置业没大帮助。就算有青年愿意跑去大湾区打工,工资也不会比香港有优势。因此,对部份年青人来说,用“揽炒”方法推倒现行经济结构,他们才觉得有所谓的“希望”。

林郑月娥过往如何回应诉求?
+5

第三,两制矛盾。是次风波引发社会对2047年五十年不变的思考。有十多廿岁的青年人觉得,一国两制在2047年后就会变回一国一制。那个时候,他们正值40多50岁的事业收成期。变回“一制”,他们认为会严重影响社会和生活质量。另外,他们认为,阻止开展讨论2047问题的皆为父辈社会人士,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现时由一国两制为他们带来的眼前利益﹔不过,到2047年的未来,这些人大多退休甚至死去。他们口中的“重夺未来”,大概就是这意思。因此,有人希望将风波延伸出来的激烈情绪转化成冲突,将社会情况推至极端,从而迫社会展开2047的讨论,并将那些父辈社会人士拉进这个讨论当中,也就是他们口中“揽炒”的其中一个方法。

政府如果要展开对话,就必须认清以上三个矛盾,也就是包含了情绪、民生和政治下产生的矛盾。认清本质,才可以发生有意义对话。

(文章内容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