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6成中三生每天花逾两小时啜“电子奶嘴” 愈迟戒愈难戒

撰文: 政论投稿
出版:更新:

电子屏幕闪动有趣,加上音响效果等,使手机或游戏机很容易成为“电子奶嘴”,令孩子安坐一旁,不再骚扰成人的活动。不过,“电子奶嘴”会减少幼童睡眠及进行体能活动的时间。世界卫生组织 (WHO)近日发布指引,一岁以下婴儿应避免接触所有电子屏幕。家长应好好控制或戒除儿童使用“电子奶嘴”的习惯,否则等待至学生到达初中阶段,恐难作补救。
撰文:香港中文大学卓敏教育心理学讲座教授侯杰泰

中大研究显示,小学三年级有10%学生每天花多于2小时于网上聊天或电子游戏,而到中三这比例更升至61%。(资料图片)

幼时的电子“奶嘴” 长大后成戒不了的“毒瘾”

我们在2017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小学三年级有10%学生,每天花多于2小时于网上聊天或电子游戏,到小六这比例上升至30%,而到中三更升至61%。

过半以上就读中三或以上级别的学生,要是将每天花在网上聊天或电子游戏的时间,用于学习一门外语,相信他们于中学毕业时定能精通七国语言。

幼时的“奶嘴”,长大了也成为戒不掉的“毒瘾”。

青少年网瘾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难题。(网络图片)

国际调查发现 香港儿童上网年龄愈来愈早

很多家长看见小孩在手机左扫右拨玩游戏,虽然口中是在责骂孩子浪费时间,但往往以孩子能够操控手机或电脑而自豪,并于亲戚朋友面前炫耀孩子的“本事”。

父母心中也许在想,纵使孩子是浪费了一点时间于游戏上,但这技能是现今社会必须拥有的重要能力。现在科技界的亿万富豪,也不就是以这些游戏而致富的吗?

由于父母总是怕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开始上网的年龄也愈来愈早。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2015年利用15岁学童的多国比较研究PISA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发现有28%香港学童已在6岁前开始使用互联网,较2012年相同研究的25%增加了3%,显示近年孩子更早接触网络和手机。

候杰泰:左扫右拨手机,以及进行电脑游戏的技能,与学校的学习,是两种不同的能力。(资料图片)

初中成绩大跌,父母才梦醒

玩手机长大方可成才的概念是个美丽的误会。由于小学功课较容易,如果学生有点小聪明,就算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打机或上网,功课成绩或许仍能追上。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如不下苦功温习,成绩将会逐渐显著地落后于其他同学。

此时,父母开始察觉孩子花费时间在打机和浏览社交平台等,真的会影响学习;父母也开始注意到左扫右拨手机,以及进行电脑游戏的技能,与学校的学习,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毒瘾已成,戒毒谈何容易。

人类对现代科技持正面态度,既喜欢用,也愿意学习是一回事;但每天重复花两三小时甚至五、六小时或以上作游戏却是另一回事。

除非父母明白“电子奶嘴”的毒性,否则等待至学生到达初中阶段,察觉问题严重才觉醒,已难作补救了。

(文章内容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