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爆发】出疹患者伊院求医9小时无隔离 友人亲述为何不敢坐
本港麻疹个案至今录得65宗个案,创11年高峰。卫生防护中心昨日(9日)公布一宗新增个案,23岁女子在4月5日出疹及发烧,并在4月6日到伊利沙伯医院留诊,患者在4月6日下午4时44分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至翌日凌晨2时才离开医院,在医院逗留9小时,没有获安排隔离。当日陪同她求诊、同时亦为家居接触者之一的丁小姐反问:“呢个病喺咪唔严重到可以当系普通病处理?”
患者及丁小姐一直有留意麻疹新闻,所以当她们见患者脸上出现红点,已经估计她感染麻疹,并做足安全措施,包括配戴口罩及勤洗手。丁小姐表示理解急症室轮候时间长,但质疑医院未有安排怀疑染传染病的患者隔离,有可能传染给急症室内其他人。她们自己都有惊觉性,在急症室看到一个空位都不敢坐,因为旁边坐着的男子正手抱一名婴儿,担心传染给婴儿,所以宁站也不坐。
求诊当日,分流站个医生,真系hea到呕。我个朋友除左个口罩畀佢睇啲疹,我哋话疑似麻疹,佢就好似好怕死咁,然后叫我朋友快啲戴返个口罩,唔好传染畀人。
丁小姐在网上亲述当日她和妹妹,陪同感染麻疹的23岁朋友的求医经过。
被列为次紧急病人 无被要求到隔离区候诊
她们在4月6日下午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在分流站已表明患者正发烧及脸上有红疹,而护士为她量体温及血压,编她为次紧急病人,并著她到美好诊所(给次紧急和非紧急的病人轮候及诊治的地方)轮候,期间没有医护人员要求他们到隔离区。
但一直至晚上11时30分仍未获诊治,由于美好诊所将于半小时后关闭,丁小姐遂和患者返回急症室等候。惟急症室候诊病人众多,患者即使身体十分不适亦不敢随意坐下,担心把病传染他人,“周围都系老人家同小朋友,点坐埋去?”
我哋见到唯一一个空位,但隔离个男人抱住个BB,咁我哋都惊会传染畀小朋友,于是个朋友就无坐过去啦(之后好耐终于等到有位)。
到约凌晨0时,患者到诊治室见医生,医生先为她确定脸上红疹并非因敏感所致,再抽取口腔分泌物用作化验麻疹,并着患者必须自我在家中隔离。其后,病人仍需急症室等候,丁小姐向护士查询时,护士指正等待X光报告,“但我哋从来都无照X光,又何来的报告?”
最终她们完成所有检查后,已是翌日凌晨2时。丁小姐坦言十分理解医院繁忙,但对于医院处理麻疹的方法则表示十分无奈,“如果啲人无医学常识,有可能喺医院传染畀抵抗力弱嘅病人,点解安排系咁样?”
我觉得我朋友有麻疹唔会死,亦都唔系最紧急危殆嘅病,但医院大部份系病咗嘅老人家同小朋友,佢哋喺度行嚟行去,去洗手间、用洗水盆,唔好彩传染到畀其他人,真系无问题咩?
就医院未有隔离麻疹病人,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认为,虽然麻疹的病情不严重,市民毋须惊慌,但他认为医院应作适度隔离,避免疫情扩散,不应掉以轻心。他又指,医管局应提升感染控制措施,避免患者在求医期间接触到高危人士。
公立医院以甚么准则安排患者到负气压诊症室?
医管局回复称,麻疹病人一般初期的病征并不明显,例如发烧、咳嗽等,与其他病毒感染情况相似,直至病人出现红疹,才能明确显示病人感染麻疹。病人前往急症室求诊并完成登记后,会由分流站的护士根据其病历、临床徴状及遵行“FTOCC”监察准则,即查询病人是否有发烧、曾外游、职业资料、接触记录及出现感染群组。如求诊出现麻疹病徴、有接触麻疹病人及旅游史,病人会立即被安排到负气压诊症室接受进一步检查,然后转送隔离病房抽取样本化验。
卫生署公布患者求诊前一日已发烧出疹
根据卫生防护中心公布资料显示,23岁患者在求诊前一日已经发烧及出红疹。玛嘉烈医院急症科部门主管史有毅早前曾向记者表示,发烧的患者会被隔离在隔离区,一旦发现患者身上有红疹,会把患者安排到负气压诊症室接受进一步检查。但根据23岁患者友人丁小姐描述,在伊利沙伯医院期间未被要求隔离,患者身上有明显红疹,亦未被安排到负气压诊症室接受进一步检查。
患者母亲患血癌 搬到友人家暂住 同住者医学监察是甚么?
丁小姐又指,从新闻报道才得知自己被“医学监察”,直言“觉得好好笑”因为卫生防护中心仅于昨日及前日(8日)致电,分别告知患者确诊麻疹及确认其家居接触者,但事实上患者得知确诊后,避免传染家中患血癌的母亲,才到她的家中暂住,而卫生防护中心公布的家居接触者亦只有患者的女性朋友、女性朋友的兄长、姐姐及母亲,未有提及患者家中的母亲,未知患者在确诊前4天,亦即传染期是否有接触家人。
卫生防护中心回复指,医学监察是一项公共卫生措施,用于监察曾暴露于某疾病的人士,以尽早确定他们是否受到感染及采取相应措施。 家居隔离方面,医护人员会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作出适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