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骗案损失5.8亿 名收藏家葛师科1.9亿卖18件藏品
著名中国官窑瓷器收藏家葛师科早前卷入巨额伦敦金骗案成为苦主,损失5.8亿元。 葛师科在青花瓷界无人不晓,他曾言其元青花瓷珍藏数量更胜两岸故宫博物馆,苏富比周三(4日)拍卖其收藏中18件藏品,苏富比亚洲区主席、中国艺术品部国际主管及主席仇国仕称,今次的拍卖瓷器,是天民楼藏品第一次在市场上亮相,估值逾亿。经这天1个多小时的竞投,最终以1.9亿成交额,售出全数藏品。
葛师科本人早上未有到场,不过现场竞投气氛踊跃,平均每件藏品都有十多口叫价,当中最贵的明永乐时青花缠枝番莲纹折沿盆,在2分钟内共有20多口叫价,最后以3300多万元成交。其次为2600多万元成交、明永乐至宣德初期的青花海水腾龙纹小罐,及2400多万元成交的宣德年间青花缠枝番莲纹大盌。全部18件青花御瓷,花约一小时完成竞投,总拍卖成交额达1.9亿。
今年85岁的葛师科,祖籍成都,是收藏界无人不识的“天民楼”主人 。“天民楼”由葛师科的父亲葛士翘于1987年创立,以收藏元青花和明清官窑瓷闻名 。葛士翘过世后,长子葛师科接手,成为“天民楼”第二代主人,葛氏父子在鉴赏瓷器及收藏瓷器方面闻名收藏界。
1987年,“天民楼”首次在香港艺术馆举办展览 《天民楼藏瓷》 展,展出163件元、明、清时期的青花 ,并出版《天民楼藏瓷》一书。九十年代,“天民楼”亦在台北上海等地举办了三次《天民楼青花瓷特展》 ,均引起陶瓷界哄动,时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评价“天民楼”的馆藏为元代青花瓷的私人收藏之最。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是次拍卖的明朝永乐年间的青花缠枝番莲纹折沿盆、宣德年间的青花缠枝番莲纹大盌和青花穿花龙纹盘等,都属罕见珍品。
“天民楼”的藏品冠绝私人收藏界,令是次拍卖相当瞩目。另一焦点,则是葛师科在早前警方捣破的6亿巨额伦敦金骗案中,葛是最大苦主被骗5.8亿元。据悉他于2016年6月接获电话传销,对方游说他投资伦敦金,葛不虞有诈,签下多份授权文件,让经纪操控他的投资户口。葛起初投资获利,其后却不断亏蚀,为追回本金,多次转帐,两年间损失巨款。直至2018年10月,其儿子揭发事件及报警,警方合共拘捕14人,包括博爱医院前主席萧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