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1年】卧龙自然保护区守护者 风雪中保育大熊猫廿载

撰文: 李慧妍
出版:更新:

攀上海拔5,040米的雪山,走过嶙峋陡峭的峡谷,趟过清澈湍急的溪流,在树林深处安装红外线相机,记录稀有野生动物踪迹,这些有如生态纪绿片的场景,却是巴朗山邓生保护站研究人员的日常工作。
从事野生动物调查约廿载的杨帆,试过两次“偶遇”珍稀的野生大熊猫慵懒地趴在树上睡觉,亦试过躲避牦牛而不幸遇上雪崩,被冲落4米深悬崖,命悬一线,靠捉紧树枝幸而“保命”并获同伴救援。尽管工作环境恶劣,但每当杨帆在收回隐闭相机、看到拍下大熊猫、雪豹及水鹿等野生动物的珍贵影像,便感到满足。
系列四之三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2,000平方公里,其中邓生保护站是区内管理面积最大的保护站。(李慧妍摄)
+7

野生大熊猫嗅觉灵敏 20年来仅亲眼见两次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面积约20万公顷,是“国宝”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保护区分为木江坪、邓生及三江保护站,合共逾100名护林员,负责每年9月至翌年4月的护林防火工作,亦要从事野生动植物科研及保育,及反盗猎、反盗伐木材等行动。其中巴朗山邓生保护站有14名护林员,杨帆正是其中一员。

原是牧民的杨帆,考过兽医资格,在保护站参与过大熊猫野外普查、雪豹调查等项目。他说,大熊猫视力不好,但嗅觉灵敏,远处闻到人的气味就会逃走,故20年来仅见过两次野生大熊猫:“有次休息时,一擡头见到对面树上有只大熊猫趴著睡觉,好惊喜、好开心。”

杨帆表示,部分大熊猫妈妈诞下双胞胎后,因无力喂养两只幼儿,常会出现丢弃其中一只幼儿,但红外线相机曾拍摄到双胞胎熊猫成活的个案。(李慧妍摄)
+1

避牦牛遇雪崩 徘徊生死边缘

研究人员会根据野生动物的脚印、粪便,了解它们的出没状况,寻找合适的位置安装红外线热感相机,以记录动物踪迹。这项工作看似枯燥,但在野外环境其实危机四伏,有一次,杨帆在途中遇到牦牛坐在路中间,他唯有从狭窄的路旁离开,但顿时发生雪崩,偌大的雪球从高跌下,将他连人带雪堕进4米深悬崖,徘徊生死边缘:“幸好当时捉住树枝,悬崖下方有个小位置支撑,队员才能即时救援。”尽管如此,他仍很享受动物带来的回报:“调查工作很特别,可以保护大熊猫。”

除大熊猫之外,保护区内另一标志性的稀有动物,就是被称为“雪山之王”雪豹。雪豹多居于冰雪高山裸岩及寒漠地带,早年因非法捕猎等导致数量急剧下降。2009年卧龙首次透过红外线相机拍下雪豹踪影,其后保护站展开雪豹监测及保育调查。

研究人员明猛指,半年一次记录雪豹分布地区的工作,要在零下数十度的恶劣天气下,从最低海拔向5,000多米高山前进,更时常要从逾1米积雪内,挖出先前布置好的红外线相机。

保护区安装红外线感应相机,现时发现的有脊椎动物共有82科450种,当中兽类103种,鸟类283种,两栖类21种。(李慧妍摄)

保护区的工作环境严峻,更是危机四伏,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副主任夏绪辉表示,从事研究的工作人员需喜欢生态保育及牺牲精神:“在大山中能静下心,并有一定保护区管理专业知识。”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小平则指,近年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逐步恢复,2000年的第三次野生大熊猫普查录得136只,至2012年第四次普查上升至149只,而保护站于前年起实施管制、不作开放,以加强保育工作。卧龙管理局邓生保护站负责人王超表示,曾有个别背包客擅自进入保护区,违反相关管理条例,受到林业行政处罚。

而为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的保育意识,海洋公园本月起推出生态旅游团,参加者可到访须经特别申请才能进入的保护区,跟随护林员深入邓生原始森林寻找野生大熊猫,参与大熊猫科研普查,在科研人员带领下设置专业仪器。

卧龙管理局邓生保护站负责人王超(左)、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小平(中)及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副主任夏绪辉(右)。(海洋公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