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撞车】消息人士:事故涉防护软件功能失灵 成调查重要方向
港铁荃湾线凌晨测试新信号系统期间,中环至金钟站有两列列车相撞,以致荃湾线金钟至中环全日行车服务暂停,而明日(19日)涉事位置的行车服务或未能恢复,此次亦是港铁通车近40年以来,首次发生列车相撞意外。
消息人士向《香港01》透露,昨晚原定以新信号系统,测试中环总站同时出车及入车情况。惟测试期间发生意外,或与新系统所设的防护软件功能失灵有关,以致计算两列列车行走的距离出现偏差,导致涉事两架列车在中环站道岔铰剪位擦撞,即使当时车速不算快,但仍发生强烈碰撞。
荃湾线新信号系统原定于今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投入服务,并实行“双系统营运”,即指新旧系统于行车时间同时运作,以让新系统成功投入服务。故港铁于去年起,开始在夜间全线测试荃湾线新信号系统。惟今日(18日)凌晨,一架列车由中环站开出,往金钟站方向进入渡线期间,另一架列车亦由金钟站往中环站方向进入渡线,以致列车相撞,当中共3卡车厢损毁。
消息人士续指,新信号系统设有防护软件功能,此功能能够正确探测列车与列车之间的距离,避免列车距离太接近发生相撞。故是次意外发生,新信号系统的防护软件功能是否能发挥功效亦是其一调查方向,“可能系电脑俾错信息防护软件功能,令到计错列车行走的距离;亦有可能系电脑软件出现Error(错误)”。
而港铁车务总监刘天成今日中午见记者交代事件时,亦曾经提及倘新信号系统的自动保护装置能发挥功效,应该不会容许两架列车进入同一路段范围,故会一并纳入调查范围内。
至于事发期间,据了解两架列车的车长均见到控制中心发出的灯号均为“蓝色灯号”,代表列车可以正常行驶。而负责驾驶由金钟开往中环的列车车长当发现前方有列车,经已立即启动紧急掣(Emergency stick),但依然未能阻止列车相撞。消息人士解释,一般正常列车行驶时速为20至30公里,惟事发期间车长按下紧急掣后,估计行驶时速最多为10公里或以下,惟车身十分重,故两架列车相撞后,车厢损毁程度依然十分严重,更称“即使时速降至几公里都会撞得好劲”。
▼图解出事交叉位相撞经过▼
香港铁路公司员工协会主席杜广仁则同样表示,得悉意外发生前,车长一度尝试煞停,惟未能完全令列车停止。他解释,列车车轮与路轨同为铁造,两者接触时磨擦力较少,虽预留更多空间煞车,与陆路汽车不同。他续指,煞车距离虽视乎车速、路段、车款、客量,一般而言,如果列车时速40公里,需大约100米距离煞停。
杜广仁又称,事发位置前方是弯位,而且隧道较暗,车长未必即时知悉前方有列车经过,或影响其煞车判断。不过他补充,如车长当时未有煞车,以更快速度相撞,相信意外会更严重。
港铁现时沿用的旧系统为SACEM系统,其运作是每个“区间”只容许一列列车驶入,以确保列车之间保持安全运行。而现有铁路信号系统SACEM,设立列车自动操作系统及列车自动保障系统,倘系统侦测到任何不规律情况,会指令列车慢驶或停驶,令列车永远与前车保持距离。
至于新信号系统是通讯为本列车控制的CBTC系统,即每架列车于轨道行驶时,均同时移动并保持一定距离,理论上,新的运作系统可提高列车调度弹性、从而加密班次。港铁曾表示,新信号系统CBTC多一层备用系统设备,可靠性更高,能够提升组件整合性及减少出现故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