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人口老化增医疗负荷 社协:源头减人要减走老人家?
流感高峰期持续,医护人手压力未减,有意见指每日150名来港新移民是增加本港公营医疗系统负担的源头,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今日(3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人口老化才是令医院“逼爆”主因,65岁以上住院人士,占整体住院服务的一半,若真的要“源头减人,系咪要减走老人家?”他强调,人口并非“突然老”,政府应做好长远医疗人手规划。
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董马仲仪则指出,较多长者入院是因为基层医疗及安老政策做得不足,并非单单医疗政策问题。
社会上有意见指,本港每日有150个新移民名额,直接影响本港医疗体制发展。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今日出席商业电台节目《政好星期天》时强调,评论时应按事实基础。他指出,每年约有两万多人确定在港定居,这批人的年龄中位数约30多岁,较本港人口年龄中位数逾40岁为高,新移民当中亦有逾八成是40岁以下,是年青的一群。
彭鸿昌续指,人口老化才是令公营医院“逼爆”的原因,现时55岁以上的人士使用约一半医疗资源,65岁以上病人住院量占整体住院量的一半,反问“如果要源头减人,系咪要减走老人家?”重申医生应视乎病人医疗需要,提供适切服务。
长者入院 全因基层医疗不足
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董马仲仪则指,近年有年纪较大的新移民为团聚来港是事实,又认为虽然不能将医疗制度崩塌完全归疚新移民,但前线经验见到有持有香港身份证、大部份时间在内地居住的病人,因为向往本港医疗制度而特意来港求诊。
马仲仪提及,多长者入院的原因是社区或安老院无足够护士人手,令长者一旦有病往往不知所措,只能先送往医院,这是人口政策、安老事务以及基层医疗做得不足的后果。
医护:本港医院工作太辛苦 难留得住海外人士
就有意见认为应增加输入海外医生,放宽有限度注册的条件。彭鸿昌指,现时海外医生考毕执业试后,即使本身已持有海外专科资格,亦需在本港医院实习半年才可正式获得执照,他建议或可放宽相关限制,以吸引海外医生到港。
立法会卫生服务界议员、香港护士协会主席李国麟则举例指,90年代本港曾从东南亚引入护士,以纾人手不足,但最终无人愿意长留,原因是太辛苦。马仲仪亦指,若海外医生合符本地医疗水平,协会立场是表示欢迎,不过她指出事实是,即使在海外招聘副顾问医生职位,薪酬水平不错,亦不多海外医生有兴趣,认为是工作环境的问题。
她建议,短中期应改善医管局的架构,现时增加的前线人手比例低于中高层,效率非想像中好,处事方式亦令前线同事“感觉唔舒服” ,亦应减少繁复会议,以便临床部门的人手可返回病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