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STEM学科推弹性收生 核心科“失手”仍有取录机会
八间资助大学相继修改下学年收生策略,香港教育大学2019/20学年有14个涉及语文和STEM教育的学科将会实行弹性收生,若文凭试考生在个别学科表现优异,但其中一科核心科目(中、英、数、通识)成绩稍逊,即比入学门槛低一级,仍可获面试及取录机会,盼最少来年取录到10几位这类“失手”学生。教大强调改动并非冲击“3322”收生制度,但期望弹性收生方法,能为在体育、艺术及STEM学科有天赋表现的学生提供升学前景。
教大博文及社会科学院今日中午举行传媒茶聚,宣布有14个课程会作弹性收生,包括中小学数学教育、体育教育、科学教育、创意艺术与文化等学士课程。若有意报读的文凭试考生在个别学科成绩表现优异,但其中一科核心科未达标准3322要求,“主科肥少少”,比评级低一级,仍可获面试及取录机会。
“主科肥少少”仍有面试取录机会
教大教务处高级助理教务长(入学及策划)姜瑞麟举例,如有意报读STEM课程的考生在数学科考获5**,但中文科不合格,只要将课程放在大学联招入学申请首三志愿,仍可获取录考虑。
至于何为学科表现优异,姜指每个课程收生有不同要求,但未有特定设立指标。他称,大学会全面性去评估学生表现,例如会参考其面试表现,审视“其他学习经历”(OLE)等,以判断他们在中、小学生涯中对学科的兴趣与投入程度。
姜瑞麟指,中学文凭试已推行七届,收生方法改动是回应社会及教育界诉求,例如中文科合格率徘徊约五成,甚至“中文愈叻愈易死”,在某学科有天赋表现、但核心科失手的学生会因而与大学门槛止步,认为收生制度需要检视及改善,“如果佢哋因此放弃升大学,咁系社会嘅损失。”
教大19/20学年扩大“自荐计划”,除适用于体育运动及音乐类别学士课程,早前宣布扩大至创意艺术等课程,同样采用弹性收生安排。截至本月9日,教大首轮收到198份申请,而去年整体收到27份,并取录12人。
教大博文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际交流)赵永佳表示,教大收生除考虑文凭试成绩外,亦重视学生全人发展,期望新收生方法为体育、艺术及STEM表现出色的学生提供升学前景,“想畀希望班青年人,要对佢哋有承担。”
小学数学教育、常识课程学额倍增
另外,教资会每三年为八大进行一轮学术规划,院校亦会因应政府社会人力规划估算而调整课程学额。2019/20学年,教大不少小学STEM课程获大幅增加学额,例如小学教育荣誉学士(数学)就由去年15个增加至70个;小学教育荣誉学士(常识)则由20个增至45个。
赵永佳指,新的学额分配反映社会对STEM学科老师需求增加,以加强“专科专教”模式。而教大中史及西史教育的课程学额则会大减,由每年合共54个,改为隔年开设课程,每年10个名额;部份中学的数学、音乐及科学教育课程亦会有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