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实施多项长者社区服务 减少老人不必要的入院
踏入冬季,流感病毒活跃度持续上升,医管局今日表示,香港现正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本港公立医院也进入冬季服务高峰期,求诊人、住院数暴增,其中长者比例非常高,不少老人更重复入院;医管局因此实施多项支援长者措施服务,希望透过社区层面服务减少老人不必要的入院,具体措施包括社区老人评估服务、老人科支援急诊室服务及社区长者出院支持服务。
“医院对长者是最危险的地方”
根据近三年的统计数字,高峰期时由急症室转入内科的65岁以上长者有7成之多,而其中80岁以上的长者更达到4成。医管局老人科小组委员会主席莫俊强表示,长者不仅容易病,且往往求诊时都多病缠身,需要较长时间诊治。但他表示,老人在医院治疗和养病未必是最佳选择,不仅环境陌生,且容易跌伤,“国际上有共识,医院对长者是最危险的地方。”他并指,人口老化是本港一大挑战,故在社区层面投放资源,“若不改服务模式,怎么追都追不切。”
莫俊强表示,现正实行派老人科护士到急诊室为长者提供服务,包括先了解长者需要,负责与急症室人员沟通,“如同事判断,该长者只需人照顾,而不需入院,同事就会负责联络老人院,把该长者转介过去,及后再与老人院跟进,长者可以接受的治疗不会低于在医院可接受到的。甚至更好,因为环境是老人家熟悉的。”
他续指,上述服务在现时属试验阶段,主要由专职护士提供服务,主要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早上9时至下午5时,他指,在屯门医院及博爱医院,试行以来每周都可以帮到数位老人,相信未来2至3年可落实发展方向,成为一个常设的机制。他补充,现时长者重复入院率高,“医管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把有需要人士留在医院,没那么有需要的就在社区照顾。”
社区服务也覆盖到出院长者,比如护讯铃服务会在高风险长者出院后两日内主动联系,并且会提供专业临床建议,转介临床、社福服务等信息,目前仅入急症室未入院的老人亦可享受服务,有效减少了25%目标求诊人次;另外也会为离院长者提供综合支援计划,包括为高风险的出院长者提供为其三个月的支援,提供外展护理、专职医疗服务、门诊或日间康复服务等,务求长者出院后可以接收到适当的照顾,该计划大约可减少10%至20%重复入院的老人,“目前全港联网医院都做紧,今年冬季流感高峰期更加会加强服务。”
除此之外,医管局从1994年开始提供的社会老人评估服务及社会福利署1991年开始提供的长者住宿暂托服务,都是通过社区服务资源,让老人减少不必要的入院的,减轻医院及家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