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水风波】调查委员会报告狠批持份者集体失职 居民受害至深

撰文: 冯普贤
出版:更新:
食水含铅超标调查委员会报告狠批持份者集体失职。(资料图片)

政府今日公布食水含铅超标调查委员会报告,指去年于多个公共屋邨发现食水铅含量超标,主要原因是在建造食水水喉系统时使用了含铅焊料。报告又指所有持份者集体失职,未能防范在供水系统中使用不合规格焊料。

报告狠批:典型的推卸责任

报告引述专家证人土木工程师李行伟教授指,导致公屋屋邨食水铅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喉管驳口及装置存有的大量铅沉积物被释放出来所致,又认为使用过度含铅焊料或工艺欠佳,都会把含铅焊料引进喉管驳口内。

委员会指看到所有持份者集体失职,未能未能防范在供水系统中使用不合规格焊料,而现时表面上现有一套完善的多重屏障审查制度,但狠批实际上已沦为纸上制度,各方将责任转移给别人属“典型的推卸责任”。由于所托非人,最终的结果就是居民受害至深。

首先发现食水含铅的启晴邨,事隔近一年,仍有不少市民要到楼下取街喉水。(陈惠康摄)

水务署被批规管方式并不有效

委员会批评,就遵从法例的要求上,水务署倚赖持牌水喉匠和认可人士,认可人士却倚赖持牌水喉匠,而持牌水喉匠则倚赖水务署的最终检查,整个过程最终成为一个“失效的循环”。委员会认为,水务署获法例赋予权力,必须承担保证水质的最终责任,事实亦证明水务署期望其他持份者会善尽职责的规管方式并不有效。

报告又建议检讨现行法例框架及规管制度,包括是否需要分开水质监管者及供水者的角色,亦应设立独立组织监察水务署表现及香港水质。而水务监督或水务署亦应维持一套稳健发牌或登记制度,包括检讨现时不论谁管安装工程规模大小,均可由个别持牌水喉匠独自负责的安排是否稳妥;及考虑是否书要强制要求持牌水喉匠持续进修,作为牌照续期条件之一等。委员会亦指政府应主动为所有公屋屋邨再安排食水测试,并须收集静水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