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粪山】打鼓岭鸡场堆粪填塘排河 恶臭传村成虫菌温床

撰文: 阮佩君
出版:更新:

打鼓岭竹园村附近,有一个可饲养近5万只鸡的鸡场。有村民投诉该鸡场多年来霸占官地,更违规将鸡粪填塘堆成小山丘,“无遮无掩”。粪水疑渗入泥土并流向附近河道,加上鸡场疑将粪水直接排入雨水渠,避开巡查,令距离鸡场约100米的竹园村村民被迫活在臭气薰天的环境,每日与蚊虫及恶菌为邻。

航拍图可见鸡场距离竹园村约100米。

被指涉多项违规的鸡场位于打鼓岭,毗邻平原河及竹园村,场内养鸡近5万只。鸡场占据山头大片土地,当中包括私人土地及霸占的官地,并在土地上建造未纳入牌照范围的鸡寮。村民指,鸡场未有适当处理大量鸡粪,经常随便将粪便堆置在官地上,“粪山”有半个成年人高。有村民向《香港01》投诉,鸡场主人直接将鸡粪弃置在多个疑在牌照范围外的池塘,日积月累,令水池变成“鸡屎池”,面积逾两个篮球场,臭气薰天非常恶心。

下游水闸位置有垃圾及沉积物堆积,传出粪臭。(梁鹏威摄)

“偷鸡”排粪水落河避查 检控罚则无阻吓力

竹园村前村长姚伟良指,鸡场会选择在晚上排出未经处理的粪水到附近水道,而且日子及时间不定,令政府部门在日间巡查时不会发现违规。粪水不但污染河道,且在排污时会发出比平日更浓烈的刺鼻鸡粪味,沿着村口一直流至平地河道位置,因水流变慢亦令冲散的鸡粪开始沉积,严重污染河道,带来环境卫生问题。

姚伟良称,村民曾向多个政府部门投诉,但当局执法不力。而且,即使鸡场“断正”违规排污,亦只罚款了事,根本毫无阻吓力。

鸡场可饲养48000只鸡,属中型鸡场。(梁鹏威摄)

鸡场负责人认先霸后租 指渗水排粪“全港都系咁做”

翻查土地注册处资料,发现鸡场负责人姓陈的男子,在鸡场附近范围拥有12块土地,其中部分土地于年头购入,并拥有四分之一业权,交易价为198万元。记者曾致电鸡场负责人陈先生,他承认“先霸后租”,又确认鸡场占用官地经营,但已向政府申请短期租约,惟当局未有批准。他说:“政府唔用,租俾小市民用好应该”。

他又否认非法排污,多次表示竹园村距离鸡场甚远,鸡粪臭味不会影响村民,又指鸡粪填塘是滋养土地,有益植物。陈先生称,经营鸡场至今17年,一直使用渗水法,又指“全港鸡场都系咁做”,认为无问题。他不会考虑增设环保署推荐、成本约300万的过滤设施,“不是钱的问题,自己大把钱”,只称新方法仍会传出臭味,不会投资。

鸡寮旁边土地被用作堆积鸡粪。(梁鹏威摄)

粤皇鸡执行董事郑展强指出,能饲养4.8万只鸡的鸡场属中型鸡场,大鸡需饲养90日,小鸡需饲养60日,而鸡只利润受淡旺季影响。根据2016年上半年数据,鸡场每只鸡可获利50至70元,但郑指鸡只批发价有机会低至每只获利仅30元。

记者按此粗略估算,涉事鸡场养鸡4.8万只。按时间计,大鸡每年可养4批,小鸡则可养6转。按照数据简略推算,农场每年收入介乎960万元至2016万元。就算按郑指出批发价低至30元即使日日低价,鸡场每年收入仍有576万元。

鸡场疑利用官地堆积鸡粪。(梁鹏威摄)

负责规管发牌及场内设施的渔护署由2013年至今年4月,共接获13宗与涉事鸡场有关的投诉,曾向鸡场负责人发警告信,惟指巡查后无再发现鸡场有违规情况。该署又指,早已得悉鸡场有两个违规鸡粪池,惟发言人表示,有关地方已没再被用作处理鸡粪。

环保署就指,过去3年共接获4宗涉事鸡场投诉,于2014年曾有1次成功检控鸡场非法排放禽畜废物的记录,最后罚款8,000元。该署另发现用作贮存鸡粪的地点并未有纳入渔护署的牌照内,称已通知渔护署跟进。

下游水面有啡黄污物浮面,状甚呕心。(梁鹏威摄)

鸡场受禽畜废物管制计划规管 粪水先处理达标方可排放

香港早年河道污染严重,为遏止未经处理的禽畜废物排放入水道造成污染。环保署在1987年实施禽畜废物管制计划,市民如要经营禽畜农场,必须确保妥善处理禽畜废物,以符合污水标准规定,而渔护署亦要求鸡场需设有处理鸡粪设备,才会发牌。

鸡场可饲养48000只鸡,每天产生大量鸡粪。(梁鹏威摄)

由于北区仍有不少鸡场为本地供应活鸡,若农场胡乱处置鸡粪,誓将造成严重河道污染,更为附近地区造成环境卫生问题,包括北区全长31公里的平原河。该河流域面积为18平方公里,与深圳河汇合后流入后海湾,由于该河接收流经34个养猪场和13个养鸡场的河水,故农场所排出的水必须经过处理并合符严格标准,否则可遭检控。

鸡粪池冒出黑色气泡。(梁鹏威摄)
村民不满鸡场处理鸡粪手法令蚊虫孳生。(村民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