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碧嘉风球】挂三号风球为何仍现蓝天白云 天文台解释......

撰文: 李慧妍 劳敏仪
出版:更新:

三号强风信号仍然生效,在过去数小时,热带风暴“贝碧嘉”继续缓慢移动。按照现时预测路径,“贝碧嘉”会在今晚至明早在香港西南约100多公里掠过。与其相关的雨带,会为本港带来狂风骤雨,及将于明日(15日)在香港西面登陆。天文台曾解释,热带气旋“西登”,东南风更会把海水推向岸边,造成风暴潮,破坏力较“东登”为大。今日(14日)市面虽然不时下雨,但市区普遍风力不大,甚至出现过蓝天白云及彩虹。天文台解释,即使热带气旋“西登”,造成的破坏力亦要视乎其强度以及与本港的距离,由于“贝碧嘉”的环流较细及紧密,加上本港未处于其烈风范围覆盖,因此市面未至于出现大风大雨。

由于“贝碧嘉”的环流较细及紧密,加上本港未处于其烈风范围覆盖,因此市面未至于出现大风大雨。(卢翊铭摄)
在贝碧嘉逼近下,有网民仍在将军澳目睹彩虹。( ‎社区天气观测计划 CWOS/Star Cammy摄)

按照现时预测路径,“贝碧嘉”会在今晚至明早在香港西南约100多公里掠过,预料明日将于本港西面登陆。天文台预料,“贝碧嘉”会在今明两日逐渐靠近广东西部沿岸一带,为该区带来狂风大骤雨及雷暴。

天文台曾解释,热带气旋于香港东边或西边登陆,对本港天气的影响可以有很大的分别。例如热带气旋于香港东面登陆,香港一段时间吹偏北风,受山势阻隔,风力相对较低。号称史上最强的2010年超强台风“鲇鱼”为例,10月中旬来袭,多个主要气象机构预测会直扑香港。由于在菲律宾造成36人死亡及重大破坏,天文台也提早发出预警。

“鲇鱼”于10月13日在关岛西南偏西约45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并向西北偏西移动,它于10月17日转向西南偏西移动,及增强为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持续风力达到每小时230公里,本港天文台严阵以待。10月20日,鲇鱼位于香港东南偏南约570公里,天文台发出1号风球,21日提高至3号风球。它在距香港440公里位置转向东北移动,在潮州至福建一带登陆,香港逃过一劫,天文台也毋须发出8号风球。

按照现时预测路径,“贝碧嘉”会在今晚至明早在香港西南约100多公里掠过。(倪清江摄)
按照现时预测路径,“贝碧嘉”会在今晚至明早在香港西南约100多公里掠过。(天文台网页)

“贝碧嘉”与本港擦边而过削风力

如果热带气旋于香港南面掠过并在香港西面登陆,本港受到的风力不会显著减弱,东南风更会把海水推向岸边,造成风暴潮。按照现时预测路径,热带气旋“贝碧嘉”预料明日将在香港西面登陆,属于破坏力较强的“西登”,不过今日市面未至于出现大风大雨。

据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预测路径图显示,“贝碧嘉”烈风范围未有覆盖至本港,或是令风力削弱原因。 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李淑明表示,由于“贝碧嘉”的烈风范围,等于距离中心、以半径计算的50至60公里,强风范围则为距离中心的160公里,由于目前本港处于其强风范围,所以市民未必感受到大风大雨:“根据分析,烈风、强风圈会随时间变化。”

由于本港只处于“贝碧嘉”的强风范围,所以市民未必感受到大风大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李淑明解释,热带气旋“西登”或“东登”强度亦取决于与本港的距离。她指,如果热带气旋距离本港较远,但强度已达致台风程度,亦可能对本港造成影响,但“贝碧嘉”似乎并非如此:“贝碧嘉不是最强的热带风暴,距离本港150公里受到其外围雨带影响,好大范围是强风,未算很强。”她表示,“贝碧嘉”的环流较细及紧密,距离本港150公里,故对本港造成的影响不算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