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再恐同日】同志教师出柜之路耗半生 曾侍奉教会又被逐

撰文: 何宝仪
出版:更新:

今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而基督徒及教师素来给予外界恐同形象,以往反对性别歧视条例立法游行及请愿,两者身影必不可少,身为虔诚基督徒兼教师,何万宝或算是异类。他过去将生活奉献予教会,为了要翻译圣经,转读翻译,但这名忠心的“侍奉仆人”却被教会扫出门外,一切的罪源于他的性取向--他是一名男同志。

一旁巨型海报正是何万宝学生提交功课,不少人也以性别为主题。(钟伟德摄)

40多岁的何万宝(Jason)是一名大学讲师,任教语文及传意科目,每个学期门生过百名。走在校园里,不少学生主动向他打招呼,Jason报以和蔼可亲微笑。他总会在第一堂时开宗明义向学生表明身分:自己是“黄丝带”及同志。他有一名拍拖6年的男友,同事得悉他同志身分后,亦大力支持他,生活似乎很美满。

何万宝坦言,看过教会百年间有关同志文章后,仍说服不到自己同性恋是错。(钟伟德摄)

美满背后是一段长时间的黑暗与挣扎,万宝生于基督世家。中学时,他知道自己性取向与别不同,未敢与家人及朋友谈及。中五毕业旅行时,他爱黐着一名男生,“好像大家也爱黐着有好感的人,很自然的事”。老师问他是否爱男生?他亦坦然承认。直到18岁那年,教会上门传道,万宝被说服上教会。

为神奉献生活 逼自己与女性交往

初到教会,万宝与教会长老敞开心扉表明同志身分。一盘冷水照头淋,长老说同志是不被神接纳,要他“增强灵性”,自然会变回“正常”,“上帝不喜欢同性恋!”8年间万宝将同性倾向锁在心底,“那几年好像关了掣一样,即使遇到有好感男人,也不会去幻想!”万宝把精神投放于侍奉上,每周3天待在教会,两天外出传道,成了该教会“侍奉仆人”,他原本考入了中大读生物,惟整天只顾侍奉,逐转到城大读翻译高级文凭,“那时想帮教会翻译圣经及文章,(翻译)也是自己的兴趣。”

他听从教会之言,与一名女教友交往。直到第7年,他与另一名男教友渐生情愫。长老大怒,接踵而来是连串惩罚,他被夺去每人皆有的答问权、一切名衔及侍奉工作。他翻阅教会百年间有关同志文章,却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同志是错,“说来说去也是这些论据,还有一些同志教友变回正常经历,但我心底始终认为,自己喜欢一个人没错!”

教会大惩罚 不能与人交谈来往

25岁时他认识初恋男友,同样因同志身分而离开教会。他选择忠于自己,两年后再回来教会,“让我错两年吧!”接着3年间,他断断断续续返教会,每次只能默默在一旁呆坐,不能再以教友身分出席崇拜,“教会政策规定被开除出教会的人,不能与其他人接触,连打招呼也不行。”为接近神,他甚至到外国人为主教会,“因为没人认识我”。

万宝除在教会备受压迫,在工作的场所同样戴上假面具。他曾是一名中学英文教师,待过佛教及基督教学校,他不禁叹息,“基督教那间学校带给我很大冲击”。那间学校与明光社关系密切,不时到校举办讲座,“会谈到一些荒谬言论,例如年轻人变同性恋是为了追潮流;同性恋患爱滋病机率大很多。”为隐藏性向,只好装作“直男”,与同事一起开同志的玩笑;甚至想过找朋友假装成女友,“会怕让同事知道私事,始终感觉不太好,对住同事朋友不能坦白”。

每人也有权活在阳光下,不想再收起真正自我,万宝数年前,转职至大学任教,向同事及学生出柜;并已加入包容同志的教会基恩之家。作为教师,他批评香港性别教育是零,惟令万宝深感安慰的是不少学生在修读其课程后,一改对同志看法,并表示会继续接触更多同志电影及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