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生透露“我想死” 调查:近三成自评受情绪困扰或社交不良好
小学生情绪困扰及社交问题渐趋普遍,有求助者除了出现轻微自残行为,例如“搣眼眉毛”、“不停自抓”、“大力咬唇”,还有小一生曾透露“生活好辛苦”、“我想死”。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一项调查发现,近三成小学生认为自己有情绪困扰问题或社交状况不良好,但大多数的家长并没察觉。该会提醒,家长要从子女日常生活中及早识别异样并介入,例如经常闷闷不乐、默不作声或偷偷躲起哭,回避父母目光等,平日亦要多花时间与子女沟通,避免问题及亲子关系恶化至无法挽回的阶段。
家长白太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升小一时面对功课压力,加上有语言学习滞缓,产生害怕上学情绪,出现紧张焦虑、不停咬手指等症状,语言滞缓更慢慢影响他的社交状况,同学因不明白其说话内容而不跟他做朋友。
白太最初不懂如何处理问题,一度以破口大骂方式面对,“闹到他缩在台底。”但根本无法改善情况。白太后来改为聆听儿子难处,甚至放弃全职工作,抽时间陪伴儿子,在几年努力下终解决儿子的情绪及社交问题,学业成绩更有所提升。她表示明白很多家长育儿时会被情绪主导,但这无助解决问题,“我都是人,亦曾经尝试逃避问题,但不能将自己情绪行为合理化,否则只会亲手关上与儿子沟通的大门。”
调查:近3成学童表示有很多担心的事 但超过6成家长不同意
女青去年6月至7月进行一项大型亲子调查,访问港岛、九龙东、九龙西、新界东及新界西12间学校,以初小学童及家长为问卷对象,分析了693份儿童及家长配对问卷,了解亲子间就儿童社交状况及情绪困扰的认知及异同。
调查发现,27.7%受访儿童认为自己有情绪困扰问题,其中22.7%受访学童表示自己对很多事物感害怕及容易受惊吓,但有52.3%家长不同意自己子女有此问题;而28.5%受访学童表示自己有很多担心的事,但有62.5%家长不同意。
在学童社交状况方面,有26.1%学童承认自己社交状况不良好,其中有23.3%受访学童表示自己感到孤独,但他们的家长中有54.4%未能发现或不同意有关状况;22.4%受访学童表示自己不受其他小朋友或同学欢迎,但超过一半(50.6%)家长却认为自己的子女受他人欢迎。
有求助者搣眼眉毛自残
负责调查的女青督导主任梁广浩表示,“有小一个案曾向我们表示‘生活好辛苦’、‘我想死’,也有个别求助个案出现轻微自残行为如搣眼眉毛、不停自抓等,甚至上学出现幻觉,觉得自己在校园见鬼。”
他指,调查反映普遍家长未能察觉或不愿意承认子女有相关问题,相信与家长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因而忽视子女其他需要,以及被传统思维影响有关,“家长可能习惯先怪责子女不妥当,或搬出过去自己的经验,觉得子女有情绪压力是小题大做等。”
梁广浩建议,家长要从子女日常生活中及早识别异样并介入,平日亦要多花时间与子女沟通,避免问题及亲子关系恶化至无法挽回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