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医院破除“地狱”恶名 七年改善手术成效 监察队揭背后秘密

撰文: 朱韵斐
出版:更新:

说起香港“地狱医院”,你可能会想起屯门医院,事缘医管局十年前起推行手术成效监察计划,屯门医院往往成为焦点,连续七年被评为手术逊色和死亡率偏高。经过七年寒暑改善,屯门医院手术服务改善,终甩去“地狱”恶名。
监察计划团队认为,计划有助找出手术欠佳成因并著力改善,拉近医院间的差异,做到“快餐店信念”:无论哪间公立医院的病人都接受到同样优质的服务,否则成绩欠佳的医院只会继续差。
然而,监察同僚工作绝不容易,计划被前线医生批为“孙悟空头上紧箍咒”、“伤口上洒盐”,监察计划团队今现身说法,细数如何在压力中走过。

医院管理局自2008年起推行手术成效监察计划,监察辖下17间公立医院的外科手术成效。(资料图片)
医管局十年前起推行手术成效监察计划,屯门医院连续七年被评为手术逊色和死亡率偏高。(资料图片)

手术成效监察计划团队为医管局2018年杰出团队奖获奖团队之一。袁维昌认为,“如果没有这个计划,找不到手术表现不理想因由的医院,会一直差下去。”莫碧添续说,现在连表现最差的屯门医院都脱离了“逊色”之列,不再“地狱”,计划推行10年后今日获奖显得更完满。

10年间公院急症外科手术30日内病人死亡率由10.9%降至5.0%,预约手术死亡率由0.6%减至0.3%,死亡率10年大减一半。(视觉中国图片)
我们的汉堡包信念是,无论去天水围还是中环的麦当劳,汉堡包都是一样的;无论去哪一间医管局的医院,病人都会得到同样优质的服务。
手术成效监察计划总监赖宝山
“Rock the boat but not to a point to overturning it.(行舟需有适当震荡,但却不致覆舟)”
莫碧添在一次会议上这样回应一众前线医生的批评
莫碧添回应前线医生:行舟需有适当震荡,但却不致覆舟。(朱韵斐摄)

莫碧添当时一句“霸气”回应医生们,称不希望监察计划成为“无牙老虎”,希望藉传媒和社区的压力变成医疗团队进步的动力,也能争取更多资源改善手术情况。结果证实了莫碧添的想法。

望将监察计划推展至其他专科

踏入下一个十年,监察团队继续马不停蹄,袁维昌期望,该计划未来能推广至公立医院其他部门,如骨科、脑科外、胸肺外科、深切治疗部等,以分析不同医院病人治疗前后情况,说“相信能为这些部门带来转变。”

赖宝山续说,除了死亡率,未来会进一步监察各医院外科手术后病人并发症情况,看如何预防、早发现和处理病人的并发症;未来更会考虑与本港私家医院,甚或大湾区的医院,看有没有值得比较的地方。

手术成效监察计划团队获医管局2018年杰出团队奖。(朱韵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