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几耐无用过?】葵青区电话亭 每日收入究竟有几多

撰文: 邓佩茹
出版:更新:

近十年手提电话普及,就连八十几岁的公公婆婆都手执一部智能电话,公众电话亭今日已沦为避雨亭或煲烟阵。根据现时电话亭唯一营办商HKT的资料,截至本年四月,葵青区总共有97部电话亭,但在2015年和2016年期间每日平均收入多于$1的电话亭仅有36部,其余61部电话亭每日一蚊收入都无,认真惨情。葵青区区议会近日讨论,是否应该继续保留这批电话亭,换句话说,这61部电话亭有可能被消失。

现今电话亭供过于求,浪费公帑又阻碍道路。(阮淑贤摄)

有人在电话亭呕吐

葵青区区议员林绍辉向《香港01》记者表示,葵青区的电话亭一直甚少人使用,“首先依家啲人好少有硬币,其次手提电话咁普及。”他认为除了一些位于偏远地区的电话亭可保留,其他电话亭没有必要存在。“有啲电话亭情况相当恶劣,曾经有人饮醉酒后在电话亭呕吐,搞到臭味薰天,电话亭外也贴满广告。”

《香港01》记者到葵青区其中三个电话亭了解情况,分别位于葵芳邨1号停车场对外(电话亭编号7368)、宝星中心对外(电话亭编号7076)和葵芳邨葵正楼对外(电话亭编号5202),当中葵芳邨1号停车场是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建议,从全面服务责任中剔除的电话亭。现场所见,三个电话亭的环境不算恶劣,不过宝星中心对外电话亭就被贴上楼盘广告。

建议从全面服务责任中剔除葵芳邨1号停车场对出的电话亭。 (阮淑贤摄)

港人平均每人两部手提电话

根据通讯事务管理局的资料,截至本年一月,按人口计算的流动电话服务用户渗透率高达247%,换句话每名港人平均有两部或以上智能电话。不过全港仍有约1,546部电话亭。目前,通讯事务管理局会电话亭服务的供应商提供津贴,而在2016年,津贴费用便超过二千万港元。

由于每年通讯事务管理局都会补贴HKT营运电话亭,近日葵青区区议会也讨论,是否要将使用率偏低的61部电话亭从全面服务责任中剔除,由营办商自行决定是否经营该61部电话亭。

宝星中心对外电话亭两则被贴上楼盘广告。(阮淑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