蠓患出没注意 日出、黄昏最活跃
撰文: 甄挺良
出版:更新:
夏日来临,天气炎热潮湿,容易滋生蚊虫,近日更有市民被俗称“小黑蚊”的蠓叮咬,致令皮肤痕痒肿痛。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留意到不少市民被蠓叮咬,引起不适;他续指,在香港已知蠓的品种中,暂时未有传播严重传染病或寄生虫的纪录。
高永文表示,受蠓叮咬的人士或小朋友的皮肤会有痕痒、肿痛等反应。他解释,在香港已知品种中,未有传播严重传染病或寄生虫的纪录。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针对情况,加强教育,并会将相关资料上载网上,供各界参考,若有需要,会咨询控制虫害专家处理。
根据食环署网页,蠓一般在茂密的草木或阴暗地方栖息,并可在滋生地约100米范围活动,在日间或近日出及黄昏时最为活跃。蠓无法刺穿衣服叮人,故多在手、臂、腿及头等外露部分叮咬。
食环署建议,可在蠓的活动地点喷洒杀虫剂及定期修剪植物,避免蚊虫滋生。市民亦可穿上长袖衫裤、安装纱网或使用昆虫驱避剂,以减低蠓的影响。
【蠓出没注意】
出没地点 | 茂密的草木、阴暗处 |
飞行范围 | 约100米 |
出没时间 | 日间(近日出及黄昏时最为活跃) |
【如何防止蠓患】
喷洒即杀性杀虫剂 |
定期清除斜坡或花床上的垃圾 |
定期修剪生长茂密的植物 |
安装纱网(网眼小于0.75毫米) |
穿长袖衫裤 |
使用昆虫驱避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