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埔村伐林】明末建村至今逾370年 村民曾入东江纵队抗日

撰文: 梁融轩
出版:更新:
谷埔村的常住居民已寥寥无几。 (梁融轩摄)

逾370年历史的谷埔村客家老围位于北区,邻近船湾郊野公园,北面是沙头角海,对岸已是深圳盐田区。村落以杂姓的客家原居民为主,最早迁移谷埔村为杨、郑、宋,其次为吴、张、曾、何及李氏人家。村长宋煌贵指宋氏祖先于明末清初,从中国五华县移居谷埔。

村长:知唔知我哋村唔止受3年零8个月

61岁的宋煌贵指,谷埔村民一直种植水稻田维生,根据纪录,1905年村内有500多名村民。日本于1941年开始占领香港,“知唔知我哋村唔止受3年零8个月?”宋煌贵指,日本于1938年已经登陆大亚湾,扫荡深圳墟,在沙头角这一带驻军,“不时入村要乜攞乜,见到靓女人就要埋,要猪鸡就擸埋”。

共产党于1942年组织新界原居民,成立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抗日,谷埔村亦有25人参与,其中7人战死。大埔乌蛟腾村亦有9人战死,该村立有抗日英烈纪念碑表扬,宋煌贵自言从1997年前,已开始为谷埔村的烈士争取立纪念碑,至今依然没有成果,但获深圳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在三楼建碑。

从谷埔村远眺,可看到一海之隔的深圳。 (梁融轩摄)

建船湾淡水湖令农田失水源 村民陆续搬走

至60年代,政府兴建船湾淡水湖,于附近铺设引水道,将水引至水塘,农田就逐渐失去水源,难以耕作,加上地区偏远交通不便,村民就陆续移民或搬走。

宋煌贵表示,现时常住村民已很少,自己都已搬到屯门,每逢大时大节,村民都会回来祭祖,最多达四、五十人。他称,希望卖地的村民不多,大多都对祖业有保留,“发展就个个赞成”。他亦知道有些新一代因为欧洲经济转差,完成学业后希望回来建屋居住,但申请仍待审批,自己则已经提早退休,亦希望翻修房屋回去居住,但交通不便,令不少人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