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彦否决14项泛民议规修订 胡志伟批与建制派“打笼通”

撰文: 潘希桥
出版:更新: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发信立法会议员,宣布否决由10位议员提出,共16项修改议事规则的建议,当中包括多位泛民议员提出的修改建议。民主党主席胡志伟表示,事件反映梁君彦、建制派及政府“打笼通”,为3月DQ补选前修改议事规则扫除障碍。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罗君豪摄)

被否决的修改意见共16项,包括立法会议员郭荣铿、胡志伟、陈淑庄、陈志全及莫乃光等9位泛民议员提出的14项建议,建制派仅有两项建议被否决。梁君彦在信中列明否决理由,包括与《基本法》及现行法例不一致等等。

其余顺利“过关”,获准在立法会大会上讨论的修改建议则有49项,当中泛民和建制派“班长”廖长江的建议同占了24项,另外一项由谢伟俊提出。

在众多建制派提出的议事规则修订中,最惹泛民不满的,是廖长江提出将全体委员会开会法定人数由现时的全体二分之一即35人,降至20人。前主席曾钰成和现任的梁君彦过往曾聘请大律师研究,皆指出基本法第75条订明,法定人数是全体议员二分一,并适用于全体委员会。但廖长江提出的修订则基于自行聘请的大律师的建议,指第75条不适用。

《基本法》第75条定明,立法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不少于全体议员的二分一,即35人,门槛相当高,令建制派难以“死守”,经常被泛民突袭,透过点算人数“拉布”,甚至酿成流会。倘建制派的修订可提交审议及通过,泛民将失去一道拉布撒手锏。

民主党主席胡志伟认为,事件反映梁君彦、建制派和政府“打笼通”,用各种手段赶及在3月补选前修改议事规则,若建制派成功修改议事规则,立法会的议事空间将进一步减少。

法律界郭荣铿批评梁君彦准许廖长江的修订交上大会,完全推翻以前立法会行管会聘请外间资深大律师给予的意见,改由议员决定。郭荣铿以部分泛民修订被裁定违反《基本法》为例,质疑为何梁君彦又不让议员决定,批评是“大细超”。

议事规则修订已排入12月6日大会议程,公民党党魅杨岳桥承认,阻挠建制派修改议事规则的空间不大,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至于建制派副班长陈克勤将提出当日引用议事规则第91条,此条文可令不跟随议程,先审议议事规则修订,杨岳桥透露已有策略应对。

对于早前有立法会法律意见指,降低立法会全体委员会法定人数的建议,或违《基本法》75条中对立法会法定开会人数的要求。梁君彦在信中解释,鉴于《基本法》75条并无明文提述全体委员会,而在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立法机关,职能与全体委员会类似的委员会,往往会被视为立法机关内的委员会,法定人数亦是透过类似《议事规则》的方式订明,因此没有充分理据肯定现时廖长江的建议“必然与《基本法》不一致”,亦因此批准由立法会决定是否采纳有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