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骗案中案】金融分析师被骗1166万 被捕内蒙女博士自称受害人

撰文: 杨婉婷
出版:更新:

电骗停不了,警方拘捕一名内地女子,涉嫌与一宗电话骗案有关,涉及金额高达1000万元。据了解,疑犯冒充内地公安及物流公司,致电予一名29岁金融分析师,其间行骗逾1000万元。

警方于2017年8月28日接获任职金融分析师的29岁男子报案,指于7月21日接获自称速递公司预录语音来电,电话其后转驳至自称上海公安局人员,讹称事主牵涉内地一宗严重洗黑钱案,要求他多次转帐指定金额至指定内地户口。事主不虞有诈,分别超过10次透过亲身及网上汇款至指定户口,总金额为1166万港元,直至事主向亲友借钱时提及事件,始知自己遇骗。

被捕人称被利用 骗徒用其户口洗黑钱

经警方深入调查及锁定目标,至昨日(9日)晚上9时,警方在红磡区一住宅单位内,拘捕一名30岁持双程证内地女子,她涉嫌是其中一个曾收取上述千万骗款部分户口持有人。据了解,被捕人士来自内蒙古,曾在港攻读博士,也曾是电话骗案的受害者,多次向骗徒付款后,损失逾二百多万。她被捕后向警方称,自己也是被骗徒利用,骗徒声称可向她退回款项,要求她交出户口,结果其户口被人用作洗黑钱。不过,警方仍在调查其所述版本的真确性。

警方在行动中检获与案有关的银行卡及大量汇款单,初步相信被捕人士在户口收取骗款后,即日全数提取款项及汇至内地户口。警方调查工作将包括追查与案有关骗款流向,被捕者有无涉及其他案件,以及她是否曾是其他电骗案中的受害人。调查仍在进行中,被捕女子已获准保释候查,须于12月中旬向警方报到。

警方检获与案有关银行卡、汇款单。(王译扬摄)

警方反击电话骗案专责小组东九龙总区重案组三队总督察谭威信,当市民接获可疑来电,要求他亲身或以户口处理不明来历金钱时,应立即拒绝,否则可能触犯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及洗黑钱罪,分别可被判处监禁10年及14年。

他又指,警方资料显示,今年一月至九月警方共接获716宗电骗案举报,较去年同期732宗少16宗。不过,最盛行的假冒官员案有上升趋势,占总体电骗案7成,分别是2016年1月至9月的369宗及2017年同期的496,上升百分之38。总体损失金额由2016年1月至9 月的1亿5000万,升至今年同期的1亿9000万元。

假冒官员而有损失的案件中,七成受害人为30岁以下人士,百分之27.2的受害人属暂居香港工作、读书、探亲的人。不少受害人多于一次存款予骗徒,当积蓄全被骗后,仍会向家人借钱。谭提醒,市民应警惕少留意香港时事新闻的亲友,或突然需要大量现金人士。

谭又指,任何年龄、职业、背景者皆会成为被骗受害人。市民接到任何可疑来电,尤其是电话号码前有加号时,要加倍小心。他提醒,香港及内地执法部门不会以预录语音形式致电市民,要求市民交出个人资料或汇款;亦不会透过电话或网上要求市民交出个人帐户、网上理财或提款机密码;不会要求市民交出款项以证清白;市民亦不应下载不明来历手机应用程式或登入不明网站。市民若接获任何电话自称内地执法人员,报称市民身份被盗用及涉及内地严重罪案,并可支付金钱以加快调查,或支付保证金要求保密,又讹称可以透过电话录取口供,可能已经受骗。市民接获任何可疑来电并需要协助,可致电警方24小时运作的防骗热线18222。

警方指今年一月至九月的假冒官员电骗案较去年同期有上升趋势。(王译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