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共乘服务零研究  美大学教授倡政府多了解:唔系只话犯法

撰文: 胡家欣
出版:更新:

共享经济在全球多国大行其道,惟香港发展缓慢,至今未有研究立法,由推资推广署引入的Uber电召的士服务,更被政府指借创新违法。美国克林信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徐家健出席一个研讨会,引用大量美国数据研究,证明共乘服务能减少司机醉酒驾驶、交通挤塞及令消费者得益。不过,他指香港目前未有任何有关研究,呼吁政府多做研究,了解实况,“唔系只系话犯法、讲好多塞车呀同危险。”

立法会议员杨岳桥(左三)及莫乃光(右四)举办共享经济研讨会,邀请经济学者及业界持份者出席。(胡家欣摄)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曾在Facebook专页帖文发文,批评Uber“知法犯法”及“没自我检讨”;局方又在网上删除Uber作为成功个案的推介,惹起业界强烈批评。

美国克林信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徐家健出席一个共享经济研讨会时,引用不少美国研究,证明共乘服务好处。他表示,有研究指推行共乘服务后,司机醉酒驾驶个案减少,原因在司机在公共交通以外有多一项选择,能减低醉驾诱因。

美国克林信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徐家健指出,港府未有共乘服务的研究。(胡家欣摄)

徐家健表示,美国有研究比对实行共乘服务前后的交通变化,发现可改善交通挤塞问题,原因是能做好司机与乘客的供求配对,减少的士在马路上不停“兜来兜去”寻找客人;另一项研究亦证实消费者受惠。

反观香港,他指港府至今仍未有相关数据研究,应多做有关研究,了解共乘服务,“港府只系话犯法、讲好多塞车、危险。美国嘅例子就证明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