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健身场所欠资历教练 下背痛教人误拉背肌 恐愈拉愈伤 

撰文: 张雅婷
出版:更新:

港人爱运动,健身中心亦愈开愈多,但有调查发现,只有不足3成的健身及运动场地聘用合资格教练。有业界指,行业入行门槛低,未曾接受相关培训的教练或未能提供针对性训练,甚至误将以为拉背肌可以舒缓下背痛,最终令健身变伤身。

健身中心教练一对一收费可高达每小时2,000元。 (Getty Images)

据亚洲运动及体适能专业学院今年的调查发现,截至今年8月1日,本港有743间健身及运动场地,较2012年的608间增加22%。不过,在743间健身场所中,仅有204间聘用具资历教练,占整体27.4%。

港健身教练毋需注册

亚洲运动及体适能专业学院行政总裁周锦浩认为,本港的健身教练注册制度较其他欧美国家落后,令入行门槛偏低,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健身教练:“香港没有教练注册制度,学院的课程只可与国际挂勾或达到资历架构标准。”不过,非所有健身教练都需修读相关课程或受训,令健身教练质素欠保证。

起薪$9,000至1.2万 私人教练月入达五万元

调查又发现,驻场健身教练初入行起薪就达9,000元至1.2万元,当累积一定经验,就可晋升为私人教练。若表现理想或具备特殊技能,月入更可达4至5万元。周锦浩指,高薪及低门槛的环境吸引不少年青人入行,但质素未必有保证。另外,健身中心推销手法及突然关闭情况亦令人关注。周锦浩称,即使教练具资历,亦不一定是好人。他建议消费者光顾信誉良好的健身中心,每次购买20至30堂的课程就足够。

《香港健身Guide》辑录全港健身中心的资料。(张雅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