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停进口“24味”回收废料 回收基金拨2千万助业界购机器分类
内地将于今年底起,禁止进口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等24类固体废物,相关政策对本港回收业带来影响。香港环境保护署“回收基金”预留2,000万元,推出“标准项目”计划,资助本地回收商购买塑料分拣机及造胶粒机等5部机器,每项申请上限金额可达100万元。
内地将于今年底落实收紧俗称“24味”的24类回收品进口,包括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固体废物,令本港处理废塑胶及废纸回收商,面临难以出“货”。由环保署成立的10亿元“回收基金”,今(4日)起推出“标准项目”计划,预留2,000万元资助业界,以处理废塑料成为塑胶产品的原材料,即胶粒,即日起接受申请。回收商递交项目申请表后,回收基金咨询委员会审批期间,已可按需要购买包括塑料分拣机、塑胶樽标签和樽盖去除机、清洗机、烘干机及造胶粒机,每项申请资助上限最高可达100万元。
每间公司最多可申请300万元资助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环境管理部总经理方湛梁表示,每次申请该项目,可购买多于一部或以上机器,而每间公司最多可申请3个项目,即300万元资助。他续说,回收商申请项目后,翌日可购买机器投入运作,但须递交采购程序、处理胶粒数量等资料,待署方检查运作过程符合资格,便可获批资助,预料最快下年年初能批出首批资助。
对于有质疑计划打压小型回收商,回收基金咨询委员会主席郭振华表示,本港现时每日回收废塑胶量多达300吨,占整体回收量约1成,加上近期废纸回收价下跌,担心若回收品不符内地进口资格,将堆积在本港,“针对内地调整政策,作出最快应对模式,先解决入口问题。”
此外,回收基金亦预留5,000万元,回收商可申请资助购买碎纸机、运输带、铲车和打札机等机器,亦可申请资助额外聘请人手鼓励业界采用回收压缩车,以提高运输废塑料和废纸效率,并于今日(4日)起接受申请。
环保署副署长郭黄颖琦则指,2018年初扩大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在全港各区资助成立的18个回收中心服务范围,在私人屋苑及住宅楼宇收集废胶樽,并研究推行由政府中央收集废胶樽。
港府虽然为回收业界预留资助,但业界仍面对其他问题。内地新政策对回收废塑胶料及废纸的质量要求提高,例如主要接收的三类废纸,包括报纸、办公室用纸及瓦通纸,不能夹杂其它废纸。此外,处理回收的机器较大,但本港大部分回收商的用地较小,即使成功申请资助购买机器,也未必有足够地方放置机器。
绿惜地球发言人指,回收基金的资助措施有助回收业界应对内地新政策,不过回收商即使获资助,亦面对回收品无法出口内地的困扰,预计本港业界仍要经历至少数个月的艰难期。绿惜地球又认为,除环保园外,政府应增拨土地,用于储存及分拣场地等用途。长远而言,局方亦要尽早推出“废物按量收费”和“塑料饮品容器生产者责任”的法规,创造更大的减废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