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侦查】车公庙旁新丁屋 违契建百间㓥房 地署:可收回地皮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沙田李屋村近日多幢新建成的丁屋,出现大规模㓥房,地政总署表明上址㓥房属违规,正跟进事件。(香港01记者摄)

新界原居民与发展商合作涉违法套丁,发展成丁屋屋苑情况屡见不鲜。《香港01》继较早前揭发多名乡议局高层涉嫌参与套丁外,进一步侦查发现,有发展商不止涉套丁,更将香火鼎盛的车公庙旁的一列10幢丁屋,被分割成逾100间百余呎的㓥房。地政总署向《香港01》证实,丁屋地契禁止做㓥房,若有违反,该署可收回地皮。

《香港01》接获线报,指港铁沙田车公庙站对面的李屋村,有多幢丁屋疑被改建成㓥房出租。记者上月假扮租客“放蛇”,接触到一名地产经纪,对方一口气带记者参观了3幢丁屋,可见每一分层被㓥成4至5间、每间百余呎的㓥房,大部分已有租客入住,其中一幢丁屋的底层更设有管理处,由专人负责租客的日常事务,管理如同私人屋苑。

经纪表示套房极受内地交流生欢迎,非常抢手,催促记者尽快下决定是否租住。(香港01记者摄)

一层㓥5房 空姐社工大学生租住

当中一个120呎的单位,内附一张单人床、一个雪柜及一个衣柜,月租需5000元,且不包水电,经纪表示非常抢手。“现时(这幢丁屋)已没有房了,全租出去了,(租客)有家庭,有学生,有社工,有空姐,有做电脑的。”记者现场所见,大部分单位门口都摆放了鞋架,亦有衣物挂出露台晾晒。经纪说,由于套房极受邻近的中大内地交流生欢迎,非常抢手,所以部分单位的租约只供数个月至半年,不能长租单位。不过,她表示记者可以“租住先”,租期满后可向业主申请“调房”:“业主现在最少有2、3座available(可出租)可以给租客调来调去。”

记者遇到入住该批丁屋㓥房的住客,为一间老人院职员,她向记者表示㓥房“好住”。(香港01记者摄)

记者查询谁是这批丁屋的业主,经纪透露,土地由姓李的原居民拥有,包括村代表及其他“叔伯兄弟”,“大家夹些丁权,起了屋”。她强调套房并非僭建而成,指套房分割“早已排好,入则时、出满意纸时已是这样”,更指其中一幢丁屋已全幢出租予附近秦石村一间老人院作员工宿舍。记者当日遇见该老人院职员下班回“宿舍”,对方亦表现已入住“宿舍”逾一年,更大赞“好住”。

每层700呎的丁屋单位被分割成4至5间约百多呎的㓥房,部分㓥房设有露台。(香港01记者摄)

各方倡政府加紧巡视

测量师学会前会长何巨业表示,尽管丁屋间成多间独立㓥房,并加建厕所等建筑,并不等于构成楼宇的结构问题,但始终亦可能出现防火、维修及卫生等问题,认为当局应该正视,并加紧巡查。

记者现场所见,大部分单位门口都摆放了鞋架,经纪表示百间㓥房几乎全部已出租。(香港01记者摄)

沙田区区议员程张迎表示,政府对丁屋建造的监管非常宽松,他说:“政府应正视丁屋㓥房的问题,需要加紧巡查外,更需要收紧建造丁屋的条例。㓥房与㓥房之间只有一门之隔,万一发生火灾便非常危险。”

地政总署:曾派员视察但摸门钉

《香港01》2月底将案件转介地政总署,该署3月初回复称,根据相关地契条款,业权人不能在屋宇的个别楼层划分多于一个独立单位。沙田地政处已派员实地视察,但因无人应门未能入内调查,该处已发信邀约业权人,安排地政处职员进入事涉屋宇视察,若证实有违反地契条款的情况,地政处会根据既定程序采取适当的执行契约条款行动,有需要会将个案转介给屋宇署跟进。根据既定契约规管程序,地署可收回涉及地皮。而本报约上月25日电邮屋宇署,至截稿前仍未回复实地视察结果。

报料请致电或WhatsApp “01线报”:6511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