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影评】枪杆子政权拍“枪杆子出政权”的故事
【睇完影评,有嘢想讲?用香港01 app 入嚟撑场beta,有记者、博客同你一齐玩金像奖2018大讨论。】
文:撒加
要进场看《建军大业》,唯一的噱头可能就是刘伟强。还记得当内地公布开拍《建军大业》,导演是香港的刘伟强,当时网络最多like的调侃之一,是一个拍《古惑仔》的导演去拍一个《建军大业》,非常准确。
你以为这不过是一句戏谑讽刺,然而当电影上映,带着豆瓣禁止点评的“优待”,神州大地一片赞美,《建军大业》被戴上了青春热血大片的光环,内地还真有人把戏谑当真,这部青春热血大片,唯有刘伟强最适合拍。
《建军大业》大片是真的够大,从明星卡司到幕后,都算是A级大制作。01博评的影评博客Ben Au不止一次提到内地近年这些主旋律电影变化——要拍得够商业和娱乐性,要有明星阵容,要找香港导演。要以这几点来拍主旋律,政宣电影,《建军大业》再一次满足中共三个愿望。
《建军大业》也确实大场面够火爆,几个重点战场被拍得极度官能刺激——爆破、炸药通通有几尽就用几尽,刘伟强难道是要和陈木胜还有林超贤争谁是港产米高卑吗?哦,不对,应该竞争只有林超贤了,人家去年公安主旋律《湄公河行动》横扫10亿票房,深获肯定,今年继续有解放军主旋律大片《红海行动》,至于陈木胜,已去拍《喵星人》。
不仅电影的场面够大够火爆,再加上一堆内地“小鲜肉”来演绎中共革命家,把《建军大业》包装得像偶像大片,像粟裕(刘昊然饰)和林彪(马天宇饰)两个一出场是白白净净。还有欧豪饰演叶挺,把 90 年前的革命家演得那么“有型有格”,也算突破。听说叶挺之孙,拍过不少红色电影的内地导演叶大鹰,在网上抗议抵制这些小鲜肉来演绎他爷爷这批革命家,说什么丑化革命先烈,还拉了十几个这些革命家后代联署上书中央。我觉得挺莫名其妙,人家小鲜肉把你爷爷包装得那么靓仔有型,不知你们还有什么好抗议,把你爷爷扮得那么帅,难道是丑化侮辱?造型靓仔都有罪?这样也有罪的话,叶大鹰你 20 年前为何又请张国荣来主演你的红色电影《红色恋人》?
【编按:以下内容含剧透,逃生门在此。】
然而主旋律终归是主旋律,任你把《建军大业》如何包装青春热血大片,战争大片都不过是外衣,内里的政治宣传才是重点。影片以四一二事件作为全片开端,目的最明显不过——国民政府是反动政府,要反抗一定要有武器,有军队,笔杆子不可能对抗政府,于是引出“枪杆子出政权”。这一点贯穿到结尾,它是要反复强调,哪怕到今时今日,党绝对要指挥枪,因为政权是我用枪杆子打回来的。
南昌暴动是全片第一个高潮,炮火纷飞,革命军个个杀红了眼,尸横遍野,血肉横飞,配乐冲锋激昂,一场本质上是中国人杀中国人的战争场面,被拍得如此快感、激昂,甚至正义,这难道不够悲哀吗?
作为主旋律,演员有没有演技其实不太重要(所以小鲜肉有用武之地),一切为了政宣,角色有没有人性也不重要。去讨论《建军大业》中的历史是否真实?更是徒劳。因为他们用枪杆子拿下了政权,垄断了媒体,掌握了宣传机器,还掌握历史解释权,只要你对这些革命家有任何不同角度看法,都会被批为“历史虚无主义”,当年他们接受共产国际指示,在中国搞活动不是勾结外国势力,但今天你只要提普世价值,就随时可能被扣勾结外国势力帽子。
《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标题叫《趁年轻,干大事!90年前,这群青年改变了中国》,开篇就说:
“90年前,一群年轻人在南昌打响武装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一个年轻政党组建起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
90年前,年轻人原来可以这样组党,可以这样暴动,《人民日报》标题是要鼓励今天的年轻人有样学样?
但其实,曾经有一群年轻人在28年前就干过大事,希望能改变中国。是真如《人民日报》说的“趁年轻,干大事”,而换来的结果,是军队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
刘伟强接受访问说,电影照足历史来拍,军队向游行抗议的学生开枪,都按历史很中肯地拍摄。这难道不是在自欺欺人?因为对学生开枪的是国民政府,是反动派,只要是反动派,烧杀抢掠你绝对可以中肯拍,绝对安全,你有客观拍国民政府军队向学生开枪的自由,但有客观拍人民军队向学生开枪的自由吗?这让人想起那个关于言论自由的笑话——美国人说他们有言论自由,可以骂美国总统,中国愤青也说,我们也有骂美国总统的自由。
《建军大业》延续的是《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组成中共主旋律三部曲,它们与电影艺术无关,而是宣传(propaganda),甚至震慑,在今天这个年代,你们也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
(本文为投稿,稿件可电邮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