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汽车全保垫底名目多保费差逾倍 车Cam平货有好货 

撰文: 邱靖汶
出版:更新:

现行法例要求车主为汽车购买“第三者保险”,保障其他道路使用者,亦有人会以综合保险(全保)将保障范围廓大至自己的汽车。不过,消委会调查发现不同公司“全保”保费差距超过一倍,呼吁消费者选购时勿只著眼价钱,要了解不同计划的条款及保障范围。

去年交通意外中,近三分一涉及私家车。(资料图片)

消委会于上月向24间保险公司查询,查询有关提供的私家车综合汽车保险资料;综合有回复的14间的保险公司共17个“全保”计划,并模拟一名40岁从事文职并有10年驾驶年数的驾驶者,若使用车款为本田Jazz 1.5 RS,“全保”保费由6,260元至最贵的15,743元,相差140%。

总评分最高的RAC 03(左一)、Transcend 220(左二),与评分最低的Blackvue DR430(右二)及Garmin 30。(消委会图片)

功能资料再多 片段清晰才是基本

消委会查询警方及保险业人士,“车Cam”片段可否用作呈堂证物或索偿根据,其中一个主要考虑,是影片是否清晰及能提供如车牌及路面情况的资讯。消委会强调,尽管“车Cam”标榜功能越来越多,包括GPS定位、Wifi云端存片等,选购是亦不应忽略最基本功能是记录行车状况,须考虑“车Cam”在不同光线下可否拍摄清晰及稳定的影像,否则功能再多亦未必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