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忍政策“离地”脱节 青年参政能否改变社会?
特首林郑月娥在选举期间多次强调相当“重视年青人声音”,鼓励年青人与她共议政事。
70岁的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亦同意政府应该广纳青年人,以补救老一代的盲点。
“他们最大的贡献不是设计出全新政策,而是能反映对现实不满的视野角度,这些都是较年老一代及既得利益者没有的思维。”刘兆佳道。
青年人愈来愈希望能够发声,“星之子”陈易希和1996年八仙岭大火伤者张润衡,都获上届政府委任加入咨询机构,他们认为自己在委员会内相对其他委员是较为“贴地”,能反映青年的意见。出任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的张润衡,称他提供一个青年人思考框架予政府考量。
上届政府在2015年4月成立创新及科技咨询委员会,成员总共30人。除委任航拍机领导者大疆创新创办人汪滔出任委员外,跟汪滔同样毕业于科技大学的陈易希也成为委员之一。该委员会已于今年3月底结束。陈易希形容自己是委员会与业界青年的“桥梁”,特别在与创业有关的讨论时,他会适时转达正准备创业及创业中青年的诉求和意见。在他眼中的委员会,是该行业的缩影。
青年事务委员会大部分委员年过35岁,前主席陈振彬接任主席时更已50多岁,一直被讥名不副实。属“80后”的华人置业主席兼非执行董事刘鸣炜于2015年接任主席,该会仍不时被批沦为“青年拨款委员会”,对青年政策并无实际建树。
刘鸣炜吁年青人返内地开眼界 例子:“30元人民币就可通宵唱K ”
从事培训工作的张润衡于2014年4月获委任加入青委会,并于去年再获委任续任。走入体制三年多,他这样总结体验:“坦白讲,我们的存在不是要改变政府,而是给政府一个思考框架,在他们决策的过程中提供从青年人角度出发的意见。”
对于被批评是“拨款委员会”,张润衡反问:“何以小看拨款工作呢?”他解释,所有拨款都是市民一分一毫交出来的公帑,委员的责任便是将其用得其所。这些工作对大众来说或许琐碎甚或无用,例如举办交流团丶青年大使等计划,“交流团不是交流完便算,后续有研究小组,是让香港参考其他国家青年政策的好机会。”张润衡表示,大至政策,小至回归20周年纪念品及广告的投放,青委会都参与其中。他指大政策因为有保密决定不能透露,但回归周年庆祝活动丶每年一次的青年高峰会及一带一路交流团等,他都有份参与讨论。
曾出任港大学生会会长的邓日朗和孙晓岚,也获上届政府纳入咨询组织。邓出任公民教育委员会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孙则获教育局邀请加入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邓日朗说,委员会工作包括给予意见和审批拨款申请等,他曾就如何向青年人推广基本法提出意见,建议可以用香港本土情怀和核心价值体现基本法,而非艰涩的条文。
青年人加入政府委员会是否花瓶,他认为委员会只是咨询层面,自己会争取每个机会发表意见,“花瓶还是炮手,我不强求,也不急于表现。”他认为政府应邀请敢言、无私、不是为笼络攀爬的青年代表加入,另外现时委员会偏向建制,所以应该改为更多元化,当局应考虑邀请更多来自民间或较激进的青年入,提供更多不同意见。
特首林郑月娥表明除中策组会聘请一批青年人之外,亦会增加各咨询委员会内的青年比率,但比率如何仍未知道。然而,青年人走进咨询委员会,政府究竟会真正听他们意见,抑或只是当他们是花瓶?
政府空谈吸纳青年 多年未见成效
翻查政府文件,每届特区政府均有类似建议。首任特首董建华在2000年施政报告中称,“已要求特区政府的数百个咨询组织,有系统地吸纳更多杰出的年轻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并通过他们来了解更多青少年的心声。”其后共有88名青年人获委任为咨询和法定组织的成员,其中58人的年龄介乎26岁至35岁,其余的则在25岁或以下。2004年7月民政事务局对咨询架构的研究报告更提到,青年可通过在咨询及法定组织担任成员而为社会作出贡献,“是加强他们个人能力的一种方法”。但报告同时承认,当时青年在咨询及法定组织的参与程度仍然偏低,建议委任更多青年人加入,但当局没有订明目标。
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零出席率续获委任 刘江华:个别情况个别处理
之后的特首曾荫权表明,把咨询委员会和法定组织“看作是公共政策的智囊机构和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并“会特别关注妇女、青年和弱势社群人士的参与机会”。但2010年政府公布全港近400个咨询组织中,只有25个有委任30岁以下的委员。上任特首梁振英亦称会在咨询架构内提高青年人的比例,但当局未有相关数据,未能与之前政府作比较。而且,政改一役后,政府与青年人的鸿沟愈拉愈阔,林郑月娥能否找到认同政府的青年人进入“热厨房”,特别是过往与政府曾有过“牙齿印”的一群,更成疑问。
上文节录自第69期周报(2017年7月17日),原文题为《青年参政不能沦花瓶》,现题为编辑重拟。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7月17日星期一出版的第69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