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隐专员专访|深伪骗案增慎视像通话 AI假资讯“专员系陈茂波”
AI人工智能逐渐普及,深伪技术(Deep Fake)成为诈骗工具。私隐专员钟丽玲早前拍宣传片用AI“一秒变脸”,希望提高市民警觉。钟丽玲接受《香港01》专访时指,“不法份子攞到你张相,攞到你嘅声音,就可以假扮到你”,提醒切勿接听不明来历的视像电话。
AI聊天机械器人于各行各业应用,钟丽玲呼吁打工仔切勿于聊天室输入个人及客户资料,同时不能尽信AI提供的资讯,她分享说:“问一问聊天机械人,香港私隐专员系边个,佢居然会讲陈茂波。”
亲拍片试变脸“波姐”:一张相一把声可扮你
私隐专员钟丽玲早前亲身上阵,拍摄短片一秒变资深艺人冯素波(波姐),希望借此提醒大众小心深伪技术诈骗案。
钟丽玲受访时指,“我觉得真系好厉害,因为我哋只系用咗3张相、大概20分钟,就已经整到条片,如果唔同人讲系一条生成影片,可能真系以为𠮶位系波姐。”
钟丽玲提醒市民,切勿随便提供自己的面容或声档予陌生人,“依家几十元美金,可能你已经买到一个深伪技术软件,如果不法份子攞到你一张照片,或者系攞到你嘅声音档案,佢就可以假扮到你”,“如果有一啲不明来历第三者打嚟同你视像对话,大家都要小心。”
关注AI聊天机械人泄资料 切勿尽信资讯
AI“聊天机械人”逐渐普及,钟丽玲亦关注资料外泄风险,她举例去年3月,有聊天机械人发生大型资料外泄事故,对话的标题、客户名称,甚至电邮地址和信用卡的部份号码都外泄。
她又指,AI不时会搜集了一些错误资讯,再散布出去,她分享说,“问一问聊天机械人,香港私隐专员系边个,佢居然会讲,香港私隐专员是陈茂波,然后括号英文就是Stephen Kai Yi Wong(前私隐专员黄继儿)。所以大家都唔知道背后演算法系点,畀咗一啲似是而非嘅答案。”
她表示,AI搜集的资讯量庞大,使用时提供的资料都可能加入数据库,如果有第三者问类似问题就会用这些资料回答,因此打工仔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敏感或机密资料唔好随随便便提供畀聊天机械人,因为你一提供,就会成为训练数据一部份。”
私隐专员公署于今年6月推出人工智能(AI)个人资料保障模范框架,给予公私营机构四步指引,包括制定AI策略及管治、进行风险评估及人为监督、实施系统及与持分者沟通,钟丽玲指框架不是留于原则性,希望可以令企业因应它们的业务范畴采用并实施,“用AI系统时,公司是需要有人问责的”。
首7月686市民求助升86% 关注暗网贩卖资料
近年资料外泄衍生不少骗案,今年首7个月,私隐署接获686宗市民求助,怀疑被套取资料用作诈骗,较去年同期上升86%。钟丽玲指出,有时市民收到疑似诈骗电话,“来电者可以讲到佢嘅名或其他个人资料”。
究竟骗徒是如何掌握我们的资料?钟丽玲表示,留意到有暗网出现诈骗供应链,“有啲个人资料喺暗网已大规模地被人贩卖,从而被骗徒用来诈骗。”她又指,在数码年代使用社交媒体在所难免,“我亦都完全明白大家有呢个需要,喺社交媒体同其他朋友沟通,或者分享一啲开心事,但留意唔好提供太多个人资料。”
自称没开社交帐户 提醒市民注意官员名称fb
钟丽玲笑称,“我自己就无(社交媒体帐户),市民可以注意一下,因为依家有好多骗徒,都是用一啲名人或政府官员、专员个名嚟开Facebook呃人”,尤其大家经常见到的“司局长投资”,“系唔系真系咁好回报、超乎想像咁好,大家都要想想,高官会唔会真系出嚟推销一个投资计划,呢个大家都要谂谂。”
外界常说,港人重视个人私隐,除非有着数在面前,尤其近年有不少平台,登记资料换取优惠。钟丽玲提醒市民要三思,不要为了商家的优惠折扣而登记太多平台,考虑清楚实际使用次数,登记时给予最少量个人资料, “譬如原来你一年先去一次𠮶个商场,系唔系需要立刻登记呢?”不过,她相信市民保障私隐意识有所提高,“其实香港人系好精明,反应亦都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