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Van收多钱 刘国勋指或涉营办商“偷步”加价 促检讨机制漏洞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运输署今日(27日)公布北区501A、501C、501K和501S号线4条小巴线收多乘客钱逾两个多月,每程额介乎3毫至1元不等,已责成小退款。立法会议员刘国勋指据其了解,涉事小巴线早前向运输署申请加价,但未获批出确实生效日期前就于5月中向乘客收取新收费,认为小巴营办商必须负上最大责任,电子支付营运商也必须交代为何在未有运输署未批准下擅自调整收费,要求署方检讨机制是否有漏洞,并先搁置相关加价申请,先做好退款及调查工作。

运输署正跟进一宗涉及绿色专线小巴营办商多收车费的事件。(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立法会议员刘国勋表示,据其了解涉事的小巴线早前向运输署申请加价,但未获批出确实生效日期前就于5月中向乘客收取新收费,因此署方已要求立即回复旧收费,并且向受影响乘客退款,亦要提交调查报告,承办商及八达通将配合并积极安排退款。

刘国勋指出,专线小巴加价有两重把关,除得到运输署批准外,电子支付营运商公司要上调收费也要视乎部门批准的文件,直言今次小巴商必须负上最大责任,但联同电子支付营运商都必须交代,为何在未有运输署未批准下擅自调整收费,署方亦应考虑予以惩罚,同时检讨机制是否有漏洞,要求先搁置相关加价申请,先做好退款及调查工作。

立法会议员刘国勋表示,据其了解涉事的小巴线早前向运输署申请加价,但未获批出确实生效日期前就于5月中向乘客收取新收费。(资料图片/夏家朗摄)

北区区议会交通运输委员会主席姚铭表示,已要求8月交通运输委员会开会时讨论事件,认为今次收多钱非个别路线收多,属整条501系列线收多,难以相信是手文之误,“相信好难讲系唔小心校错”。

他强调涉事路线是当区居民民生线,形容事件不能接受,相信不少学生及居民被扣错,形容是“呃多居民几蚊”。

他又说,事件属管理问题,过去也有居为投诉相关路线有脱班、卫生甚至飞站问题,要求运输署严正关注事件,加强监察,甚至考虑更换营办商。

涉事小巴营办商已同意向受影响乘客,安排全数退回多收取的车费。(资料图片/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