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财困|拟建至少两住宅项目 数年后招标卖楼花 料免补地价
陷入财困的西九文化区约52亿元流动资金将于明年年中耗尽,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通过西九“加强财务安排”,解除西九17万平方米住宅面积“只租不卖”限制,容许出售套现,西九可获取全部收益,若条款不变,意味毋须补地价。
本港楼市下行,西九管理局指出,地段具有地理优势,有临海靓景,汇聚三个铁路,管理局指,至少涉及两个项目发展,强调对楼市有信心。不过,前期工程加招标卖楼花,至少要数年后才有资金流入,短期内会研究多项开源方案,包括融资及调整票价。
原只能以“建造、营运及移交模式发展”发展
西九管理局指出,西九第二区住宅面积占17万平方米,原本以只能以“建造、营运及移交模式发展”(BOT)发展。在疫情及加息阴霾下,BOT属长远投资,不利解决短期资金,加上现时写字楼空置率高企,租金下行,发展商未必感兴趣。
出售住宅项目应乎未来10年营运开支
管理局表示,在“加强财务安排”下,西九获准出售住宅项目,应乎未来10年营运开支,当中涉及第二区前期开支、政府工务工程、建造艺术综合剧场费用、偿还50亿元银团融资等。
近期楼市下行,管理局指出,未来数年油尖区供应单位不多,只有3,000伙,西九文化区有临海靓景,邻近高铁、机铁及铁路,对发展住宅有信心,管理局预计,至少会有两个或以上住宅项目,未来两年会先发展前期工程,之后才招标、卖楼花,正估算供应伙数及呎价,但不会增加地积比及高度限制。
政府当年以“象征式”地价批出发展权,根据“加强财务安排”,管理局获准保留从批予私人发展商出售的住宅项目全部收益,若条款不变,意味免补地价卖楼。
研究再融资及调整票价
外界关注,西九“卖断”住宅后,如何维持可持续收益。管理局强调,文化区内非文化艺术用地占50万平方米,当中卖楼收益只占三分一,其余三分二属租务收益,包括零售、餐饮、酒店、办公室等;另外,会研究融资,考虑整调票价等开源措施,亦会继续节流,据管理局数字显示,基本营运赤字21/22年度7.7亿元,下跌至22/23年度7.1亿元,最新23/24年度减少至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