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出租车改革势在必行 周国强:睇漏眼Uber 司机倡严惩黑的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出租车业服务质素备受争议,随政府推车队制、记分制,业界变革势在必行。《香港01》分别访问车行负责人周国强及出租车司机梁达壮,二人均认为出租车业需要改变,挽回公众声誉,但具体如何改变?

周国强称要提升出租车业服务质素,包括要在车厢装闭路电视、加电子支付等,但认为近年出租车业被不寻常谩骂,甚至被丑化,更认为“2014年Uber嚟香港个阵,出租车业就系睇漏眼。”

梁达壮则认为必须严惩黑的,但黑的问题不能单靠业界互相规劝,须靠政府严惩。他又说,现时出租车业界尤如处于“石器时代”,电子化、系统化都落后其他城市,广州甚至后来居上并超前一大步,认为出租车业界各自为政如一盘散沙,需要政府牵头凝聚改革。

+1

周国强:申请加价起表加两元被骂足半年

出租车业近年成为众矢之“的”,不论大车行车主还是前线司机,如何褪去一身污名都是共业。出租车小巴商总会理事、顺安车行负责人周国强认为,近年对出租车业的互联网攻击、传媒报道,尤其是外国媒体,对香港出租车的批评总是“骂得好唔寻常”。

他指出,业界一申请加价、批准起表加两元已被骂足半年,“两蚊可能系大家人生的价值观里面唔同,但真系闹得好长线,你简直感觉到有股魔掌。”他更说,自政府提出研究规管网约车后,该些攻击更变本加厉,“我自己就身受其害,闹到丑化得好厉害。”

谈及出租车业与网约车之争,周国强是强硬反对网约车合法化,他回顾2014年Uber攻港,形容“出租车业系睇漏眼”,因当时智能手机不算普及化,只有三四成人用,业界觉得叫车这个新模式不是很普及化,但最终低估了Uber吸资能力,多年间不断壮大普及。他更说,Uber打入香港后,出租车每次加价都被大做文章,骂声四起。

不过好彩尤其呢一年,包括全世界嘅Call车平台大部分都走佢哋个“狼样”,开始charge(收费)乘客钱,收司机好高手续费,引致全世界司机、甚至乘客开始不满。
出租车车行负责人周国强

他认为出租车业界确实需要改变,已建议政府为所有出租车加装闭路电视,减少司机与乘客争执,并以导航为主选择路线,又透露其车队正研更换智慧咪表,加入八达通支付功能,方便乘客。

汽总出租车分会副主任:业界正处于“石器时代”

同意为网约车发牌的汽总出租车分会副主任梁达壮则认为,出租车业要改变皆因现时业界正处于“石器时代”,不够电子化、系统化,称业界过去十几二十年都与政府要求改善出租车装置,包括安装车Cam、导航及支付系统等,但政府爱理不理,“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前排话对我哋出租车业界好失望,其实反过嚟,我哋都对政府极度失望。”

他认为令出租车业污名化的罪魁祸首是不守法的黑的司机,但最简单业界要求政府严惩该些黑的司机,却一直未做到,认为黑的司机只有二三百人左右,但政府只罚他们两三千元了事,“我哋要求佢重罚,罚到佢最好钉牌坐监,但政府假仁慈假道学纵容呢班人。”

梁达壮直言,现时科技已可保障乘客私隐,只要政府下令出租车车厢全部装闭路电视,当有投诉时拿出影片一看,司机不对可重罚,乘客不对也可轻罚。

有咁嘅装置,我可以话你听80%嘅事都可免却,但政府爱理不理,将责任推返我哋司机度,叫我哋劝喻司机做好啲,你劝自己个仔都未劝喻到啦。
出租车司机梁达壮

梁达壮强调治乱世应用重典,老实司机绝对不怕加重罚则,强调每个行业都有坏分子,反而出租车记分制令业界压力增加,框框条条不知会否误踩红线记分,对守法司机而言不公平。

谈及对政府规管网约车寄望,周国强认为必须规管网约平台自身,以Uber为例,有免责声明的,只须声称有出租证即可在平台上接客,认为除处罚一些白牌车司机,更应处罚平台本身,强调公司做生意,核实员工身份是天经地义,“否则我都可以请黑工,有交通意外会引致索偿,都系为咗保障乘客同司机权益。”

梁达壮则认为除推网约车发牌制度外,香港更要追赶整个出租车政策的落后。他指出,广州1970年代并无出租车,当时是全盘套用香港出租车制度,但因当地市政府更积极,每看到一些问题便即时改进,例如2012年出现网约车时,由刚开始想取缔,到留意到有需求,之后网约车有严重意外,随即立例管制,同时放宽出租车营运条件,显示到政府做好出租车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