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业界自救促政府主动抢旅客 建旅游资料平台、人工智能吸长线游
港人持续北上消费,旅客访港人数不似预期,对本港零售、餐饮业影响最大。来自
酒店、餐饮、零售、中小企的代表,今日(3日)举行联合记者会,就最新旅游措施提出建议。
协助业界的立法会议员容海恩表示,政府宜创建旅游大数据平台,以得悉旅客有何需要;亦府推出人工智能大使、打造更多打卡点。
陪同多个业界会见传媒的容海恩表示,政府早前宣布多项盛事,全年多达210个,政府需商讨如何与业界合作。她指,政府最近就“旅游蓝图2.0”向立法会议员咨询,她建议政府她建议政府创建旅游大数据平台,以得悉旅客有何需要,皆因现时未有一个中央平台有长线游的旅游资讯,可继而推出人工智能旅游大使,以为旅客提供路线,期望政府要做好大数据平台。
她提议,政府宜加大旅游宣传,及打造更多打卡点,例如近日票房大卖的电影,可以在当区作为一景点方便旅客打卡,形容“政府系需要做”,并举例指湖南长沙有商场打造旧广州、旧城市,而香港逐步失去传统特色下,政府宜加强营造打卡点。
她又指,未见政府在暑假大力推动如“赏你游”的大抽奖,以挽留暑假旅客,政府宜主动出击“抢旅客”,指目前只有抢人才,而未见有抢旅客。
饮食业黄家和:措施只集中尖沙咀、维港 倡政府推“打包式旅游”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表示,两地通关港人北上消费直接影响到餐饮业生意,又指不少店舖晚上经已关门,政府宜考虑如何重新打造夜生活。
黄家和提到,政府虽然推出不同措施,但当中只集中在尖沙咀、维港等地,惟18区仍有不少地方未有着墨,未有推广当区文化,加上现时自由行旅客较少去高阶食店,反而会去小店,故他建议政府可以推出打包式旅游,餐饮业旅游业及酒店等业界联合推广,同时组织交通互联网。
他也提及,香港有很多岛屿,政府亦可以考虑推出海上旅游中心,举办海上活动等。现时经济不算理想,期望香港人能够留港同时吸引海外旅客。他指,目前开放八个自由行城市,对业界有积极性意义。
被问到业界如何配合“好客之道”活动,他指透过与劳福局局长孙玉涵的讨论中,与雇员再培训局接洽,在两、三年前开始为前线雇员提供服务态度等培训。
酒店业徐英伟:通关至今生意如过山车 芸芸盛事应找中心
香港酒店业主联会执行总干事徐英伟表示,通关至今尤如经历过山车,酒店业界于红日几天生意都很“靓”,惟到第4、5日就会悬崖式跌落。他提及到,旅客消费额虽然更多,但同时间选择亦都更多,故政府需要知道如何吸引旅客留低,同时早前提及会增加3%税是否用作旅客宣传、令人气变成财气,都是业界及议员会持续“𥄫住”。
他建议,政府应该探讨增设电子旅游专员,同时在多项盛事内找出中心盛事令旅客会因而来港,并提早与业界商讨,否则业界难以提供宣传优惠、亦未能同其他业界串连。
徐表示,现时营运成本大升,“水费又话加,其实我哋业界要出声㗎啦,电费已经加咗,人手又唔够。”严重影响各行各业营运,除了体恤市民压力,亦要重视企业营运压力,否则只会是恶性循环。
中小企代表:政府应善用人工智能、小红书制旅游地图吸引游客
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会长郭志华亦建议,政府应善用人工智能及小红书等媒体,做一个地图予人参考。他举例指,如去中山公园,可搜寻到附近有海味街、食糖水等,以吸引旅客之余,帮助中小企做生意;旅发局亦可协助业界做连锁经济,带动不同行业,他期待与旅发局及政府有更多沟通。
SME Lab中小企研究所主席萧国炜亦提及到,政府较多时候只推广大型活动,较少协助中小业界推广小型活动,他建议应设立串连性平台助推广大小型活动。
他又建议,中小型数码转型较为疲弱,支付平台配套未有做得很好,旅客可选支付方式少,指当时消费券曾推动过一步,但后期就不了了之,他建议政府宜加强协助中小企尽快投入数字化,“我谂全世界都好欢迎呢样嘢。”
香港酒吧业协会主席钱隽永表示,业界表扬政府积极推动盛事,但可考虑将活动更有串连性、“一鸡两味”,业界可继而提供优惠,待去完活动再去酒吧消费。
他建议,政府应考虑取消烈酒税,指有助令生意节省7%,多一至两万元的帮助,认为政府宜适度调整政策。